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浅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四、结语
  以上即为笔者在对审判监督程序学习中的一些思考,在结构体系、观点阐述等方面肯定有不少欠缺之处,恳请指正。其中有的想法可能与现在的主流观点有较大的分歧,但笔者认为,在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绝对正确与绝对错误之分,每一种观点和理论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中得到启发,来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就我国的民事诉讼监督程序而言,笔者希望立法者能够立足本土,关注国情,本着公平与正义的理念,为当事人的权益提供尽可能的法律保护和救济途径,只有这样,法律——无论是从统治工具的角度还是从公民实现正义保障的角度——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注:
  ① 曾庆敏主编《法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146页
  ② 杨立新《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与司法公正》,载自《法学研究》2000年第四期第57页
  ③ 黄松有《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载自《法学研究》2000年第四期第72页
  ④ 贺卫方《司法改革中的上下级法院关系》,转引自贺卫方著《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 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页
  ⑥ 斯宾塞著《正义》,纽约,1991年,第40页,转引自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页
  ⑦ 李季宁《民事诉讼程序正义论》,转引自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96页
  ⑧ 黄松有《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载自《法学研究》2000年第四期第76-77页
  ⑨ 常怡《审判监督与审判独立》,转引自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新探》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621页
  ⑩ 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11 李浩《民事再审程序改造论》,载自《法学研究》2000年第五期第90页
  12 沈达明著《英美证据法》中信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页
  13 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页
  14 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页
  15 参见黄松有《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一文
  16 杜维明著《现代精神和儒家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15页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