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外法律对公证文书和公证制度的相关规定之比较

  7、公证法律条款针对自身的惩戒性。对公证人行使惩戒权是公证人行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此种职能由省公证协会,公证人地区理事会行使。公证人高等理事会行使监督检查权。
  大陆法系国家及拉丁国际公证联盟成员国以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及公证法和公证人法详细规定公证人的权利、义务,公证文书的效力和公证服务范围,对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及社会制度的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且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资本主义各国建立稳定的财产制度,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建立以私有制为 基础的统一的自由贸易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德与法的结合点上考察,公证对增强人们的信誉起到了积极地规范作用。倡导诚实信用随之而来的是增强了人们诚信守约的自觉性,由此经过公证的民事行为,意思表示具有了至高无上的社会的公信度,为建立诚实守信的公序良俗发挥了媒介作用。
  其次,从防与惩的法治两重作用上考察,公证作为防的手段和工具,毫无疑问更带有治本的属性。依真实合法为原则公证民事法律事实,公证民事法律行为,公证契约、协议、合同,即有法律意义的文书,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发挥了积极作用。
  再次,从证据与审判的关系上考察,公证制度的推行与发展,对于规范民事证书证据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毫无疑问,无论任何国家,良好的法治环境与法律传统和公民素质有着密切关系。从民法的角度讲,规范、引导、惩戒(审判)三种手段,规范和引导可能更多一些,唯其这样,社会才能有序发展。当然惩戒也是重要手段,而且是保障手段,但是惩戒的目的仍然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从民事行为,民事事实,有法律意义的文书这些最基本的环节做起,保证其真实性、合法性,是何等巨大、宏伟的工程,唯其这样,才能构筑坚实的法治社会的基础。从 这个角度看,大陆法系国家乃至拉丁国际公证联盟成员国所倡导的公证制度对于我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治环境具有何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公证是工具,就象无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须有军队,警察那样。公证也不例外,是一个国家建立有序法治环境所不能缺少的一种有效的法律措施、制度和规范。
  最后,从成就民商事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上考察,公证具有其他机构无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许多国家在民法典中规定了公证的服务领域,以法律的形式要求合同契约等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事实须经公证才能有效。但在公证的服务方式上,要求必须有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这种意思表示必须是不受强迫,完全自愿的。而这种依真实、合法为原则的公证制度,对于一个国家建立稳定的法治基础构建诚实信用的民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陆法系国家所推崇的公证制度,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更有实际借鉴作用。
  二、我国法律关于公证文书和公证制度的规定及  实践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民法典的体系尚待完善,《民法通则》只能规定较为原则性的内容。许多民商事务还待实体法的规范。从立法上看,《民法通则》和众多的实体法尚未规定公证内容。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学者,把公证归类于诉讼法系属,导致的结果。基于此,公证在许多实体法中未能得到应有体现。因而制约了公证制度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完善我国证据证书制度带来了消极影响。笔者认为 ,这只能随着我国立法体制的加强和立法制度的完善而加以改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健全。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几个实体法中,已经规定了一些公证内容的条款,尽管对公证内容的规定还应当更充实、更有力,范围上还应当更广泛,力度上还应当更强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立法问题的讨论,不宜带行业偏见,而是要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强化民法体系规范,完善我国证据证书制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民事诉讼法对公证文书的规定条款体现了我国强化公证制度的立法意图。作为程序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一部重要的民事法律,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法在第67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应当说,这里已经规定了公证的服务范围:“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都可以公证,而且具有证据效力。该法第218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