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浅议伪造邮票数额的计算

  四、部分未发行邮票,错印、漏印、变体邮票,由于各种原因,少量流入社会,成为稀有票品,价额不菲,且屡屡攀升。这是邮票不同于其他有价票证的又一特征。车票、船票如发现错印等便不得使用而成为废品。但邮票则恰恰相反,1956年发行的《首都风景》特种邮票(编号:“特15”),其中一枚天安门图案的邮票(俗称“天安门放光芒”)因设计问题而停止发行,重新印制。但部分原票流入社会,1997年秋季一枚旧票的拍卖价达到了10万元。一枚新票的拍卖估价为30多万元⑥。1968年11月25日已撤销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俗称“一片红”),本属一枚错印票,但少量流入社会,集邮市场的价额曾一度超过了二十万元,目前虽已回落,但也在15万元左右⑦。
  此外,还有1953年8月1日发行的“军人贴用”邮票,一套三枚,俗称“黄军邮”、“紫军邮”、“蓝军邮”。发行后由于不便控制,决定停止发行,但一部分流入社会。其中“黄军邮”曾有少部分用做通信使用,目前市场价格为380元;“紫军邮”的市场价格为4800元;“蓝军邮”流入社会极少,身价最高。1994年11月16日在北京的拍卖成交价高达80万元,1995年在北京的拍卖成交价为62.85万元⑨
  近年来,又先后出现了毛泽东给日本工人运动的题词邮票(俗称“黑题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邮票(俗称“大一片红”)、“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0周年”邮票(俗称“大蓝天”),极为珍稀,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新贵。其中,“黑题词”在1999年8月的付拍价为18万—19万元⑩;“大一片红”一枚旧票以50万元的价格拍卖成交⑾;而“大蓝天”在1997年11月的拍卖底价则高达150万元⑿。上述邮票的实际价值与邮票的原面额(注:均为8分面额)简直无法相比!
  五、早期邮票,解放区邮票,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其他诸多因素,其面额与实际价值差距更大。部分珍邮如清代“红印花小字当一元”邮票,由于存世量仅31枚,被称为“中华第一珍邮”。1996年5月20日在北京的拍卖价为180万元⒀,1997年11月21日在上海的拍卖价高达210万元⒁。中华邮政“宫门倒印”邮票,1996年5月在北京的拍卖价为38万元⒂。解放区“淮南区发行的‘平、机、快’”无面值单位邮票,1993年11月18日在北京以56万元的价额拍卖成交⒃。上述清代、民国及解放区邮票,发行年代不同,经历国家政权、主权的变化,及战争等各种因素,邮票的面额计量单位各不相同,有的尚无面值。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邮票是特殊的有价票证,邮票的价值数额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邮票的面额,国家售价和集邮市场的国家牌价和交易价。邮票的面额是体现其作为邮资费用凭证的数额,国家售价体现的是邮票的实际价格。而市场价则体现邮票在集邮市场和收藏领域的实有价值。这种实有价值往往高于原面额标价的若干倍。犯罪分子之所以伪造、倒卖伪造的邮票,正是出于获取非法的巨额暴利。既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集邮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我国邮票在国际 上的声誉。因此,惩治此种犯罪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认定伪造、倒卖伪造的邮票价值数额时,应当既看被伪造、倒卖伪造的邮票的原有面额和国家售价,又要看到它被伪造、倒卖时的市场价额,即国家牌价和市场交易价额,分别作出确认。否则,在审判实践中会造成具体操作上的困难,也不利于惩治和遏制伪造、倒卖伪造的邮票的犯罪势头。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