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罩在莱的巨大光环下,你能期待这些直接间接受惠于他的董事们多么独立呢?
现在还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董事会至少2次豁免了公司的利益冲突原则,允许法斯脱和其他雇员同时从事那些给他们自己带来可观利益的合伙经营。事后来看,所有人都可以看出什么地方一定出了错。但当时安然董事所依赖的专家们如安达信首肯了这些合伙,文森艾尔金斯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也持同样的肯定意见。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公司董事和经理层之间应当提倡精诚团结的精神,对抗性的合作方式被认为是不足取的。现在,几乎人人都在说安然的董事们特别是审计委员会成员们没有在应当的时候问足够的问题,过分消极的依赖经理、依赖专家,积极性不够。
问题是他们的积极性从何而来呢?安然董事们都持有安然股份。根据安然2001年3月在证监会登记的“委托投票说明书”,截至2001年2月15日,除威克翰姆之外的5名审计委员会成员都持有安然普通股,但都少于1%;威克翰姆持有安然关联企业Azurix Corp.的普通股,也少于1%。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二位学者的研究表明,大致相当于50万美元或个人净资产的3%-5%的持股水平才会对董事个人 经济利益有所触动(financially meaningful),从而吸引这些大忙人的注意力、时间和精力,使其不至于把董事职责仅仅视作一种荣誉仪式。” 《商业周刊》每年发布一份“最好和最差的董事会”的报告,如果一公司全部董事都拥有至少10万美元的该公司股票(因此确保董事的利益与股东利益契合),该公司就在“对股东负责度”项下得分。如果该公司不提供养老计划给其董事,得分则更高。 与这些数据相比,安然独立董事的持股水平可能偏低,因而不足以激励他们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安然同时允许独立董事在任内出售所得的股票,这就使得独立董事可能因顾虑到股价波动直接影响到自身利益,从而避免在任内向安然管理层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
除去上面讲到的小环境,安然陷落的大环境几乎同等重要:安然梦的成就离不开投资者的追捧。股票价格指导资本的流向,公众公司采取什么经营策略,披露何种财务信息,无不以资本市场的喜好为转移。如果投资者拒绝合理地估价一个公司,当泡沫破灭时,他们至少不应该把责任全都推给管理层特别是独立董事 。 互联网发烧的时候,投资者愿意付出天价追捧那些最新上市的股票。在这种背景下,几乎人人都愿意相信那些敲敲鼠标就可以带来全行业革命的股市神话。安然能够一夜之间完成到在线交易平台的转变,股价从每股20多美元一路飏升至90美元,难道是改改会计报表就可以做到的吗?
资本市场充满风险。每一个投资人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时都应当合理谨慎,没有人应当为你的缺乏理性的投资决定负责。也许安然之后普通投资者应当学到的教训之一是,学着读读公司披露的信息,因为有些时候还是能发现一些可疑之处的。虽然人人都知道没有多少个人投资人真正读(或读懂)那些动辄上百页的文件,但(至少在安然之后)这大概是决定成为一个投资人之后你可以为自己做的最起码的一件事了吧?
安然2001 年委托投票说明书30页如此披露,“公司在2000年间与LJM2 Co-Investment, L.P.进行了一系列交易。安德鲁法斯脱(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管)担任LJM2的无限合伙人。LJM2的无限合伙人有权按比例分得LJM2的利润(扣除该无限合伙人所应负责的资本份额)。”
类似的一段话出现在在安然1999年的年报中, “安然的一名高级经理人员担任了LJM合伙的无限合伙人的管理职务”,詹姆斯查诺斯,一位空头投资经理注意到了这句话。查诺斯同时注意到了安然经理层数额巨大的行使股权出售股票行为(这是在2000年下半年安然股价还在不断攀升时)。查诺斯还注意到了安然对未来受益的期待寄托在电讯业的成长上(而电讯业其时则一片混沌)。查诺斯自2000年11月开始卖空安然股票,今天他和他的投资公司(Kynokos-Associates,源于希腊语,犬儒、愤世嫉俗的意思)成了华尔街上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