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主与外交关系问题上,托克维尔的看法是正确的。美国的宪法制度对美国外交政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主政治的本能却促使人们支持积极的甚至是狂热的外交政策。在建国初期一直到托克维尔时代,或者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一直能够控制自己,执行消极的外交政策,有若干原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弱小的国力和开国领导人消极外交的思想。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逐步走出了孤立主义的界限,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一个超级霸权国家。国力增长、利益全球化、交通技术改善、外交思想变化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可以说,在国内,美国联邦政府是权力有限的民主政府,在国际上,美国却是力量无限权力也无限的专制政府。立国200多年来,宪政制度没有变化,但是美国的国力强大了,其孤立主义政策自然也就为扩张主义政策所取代,美国总统也就成了在国内没有什么作为但在国际上却一言九鼎的帝王般的人物。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一个多月还没有结果,国际人士很担心,但美国国内人士却觉得无所谓,也说明了这一点。
六、进一步的思考
本章的英文标题是Government of the Democracy in America,直接翻译成中文是“美国的民主政府”。不过按本章所讨论的内容,译成“民主治国”要好一些,因为这里没有讨论政府问题,这在前文已经讨论过了。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治理活动的问题。
从逻辑结构上来说,本章依次讨论了美国的普选、民主的本能和选择、纠正本能的措施、选举频率、对公职人员的控制、行政官的权力、美国行政的不稳定性、公共财支出、美国廉价政府的原因、美国与法国的对比、腐败、战争、自我控制和外交,共14个话题。我把类似的主题放在一起,变成了五个主题:选举、人员、财政、腐败以及战争与外交。
这一章讨论的问题与公共行政学或者公共管理学的许多问题是一致的。由于美国公共行政的状况变化很快,因此本章所讨论的很多方面都已经过时了。有些判断也没有预料到美国后来发展变化的事实,比如有关美国很难禁酒的判断、有关美国行政管理档案的判断、兵役制度的判断等。读者需要了解其中的变化以及相关的事实。不过,所涉及的变化基本上是事实方面的,其判断错误也不影响托克维尔所运用的基本的框架、分析问题的逻辑以及相关理论的效力。
作为一个有政治学和行政学专业背景的学者,阅读本章,觉得收获很大。此书比一般民主理论著作相比有很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托克维尔用实际观察的方法,破除了理论上许多空想的东西,如:
理论上认为,民主可以选闲任能,但托克维尔认为,民主也可能选出许多劣才。要选闲任能,需要有时势、尊重人才的民情和相关的法律。
理论上认为,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但托克维尔发现,间接选举适合于选举人才。而且托克维尔没有据此判断说,间接选举就一定好于直接选举。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接选举、间接选举,或者是复合的选举,可能是托克维尔的选择。
理论上认为,人民当家作主,会有利于建设廉价政府。但托克维尔根据实际研究表明,自由民主政府有利于发展,但不见得有利于减少公共开支。民主制度本身并不一定减少浪费,由于民主政治政策可能多变,缺乏连续性,很可能导致一些额外的浪费。廉价政府与制度有关系,还可能与民情有关系。
理论上认为,民主政治有利于反腐败,但托克维尔发现,民主政治也有其特定的腐败。
理论上认为,民主政治在国内政治上是民主的,在国际政治上也是民主的,但托克维尔认为,国内政治是民主的国家在国际上不见得是民主的。
理论上认为,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就会强大,但托克维尔认为,民主可以使国家富强,但过程比较长。面临内乱和外患威胁的国家,民主化过程很可能是解决迫切问题能力削弱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