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私法立法若干问题之探讨

  五、 结束语
  从以上所述笔者认为全球化时代国际私法有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也应顺应国际趋势,做到以下几点:在形式上采成文法典的立法形式,在立法取向上坚持“趋同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折中两点论,在立法范围上以小国际私法为主,而在立法理念上则应以国际社会本位为主,促进并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总之,全球化时代国际私法有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与国际接轨要求各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必须顺应国际潮流,但不排除保留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法律规定。可以讲,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和发展,在立法上就必须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努力使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接轨,并积极参与国际上的法律协调化和统一化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18]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应顺应这一趋势,对中国的国际私法规范作出修改或重订,制定中国国际私法法典。只有这样,才能为涉外民商事交易的当事人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促进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国国际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惟有如此,才能在中国入世后更好地促进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本文原文发表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注释】诺塞琳•希金斯. 变迁的国际体制中之国际法. 外国法译评.2000,(3).
Jost Debrack.Globalization of Law, Politics, and Markets---Implications for Domestic Law---A European Perspective.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1993, (1).
周永坤. 全球化与法学思维方式的革命. 法学. 1999, ( 11).
刘锦. 二十一世纪法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法律全球化. 中国法学. 1999, (6).
刘想树. 国际私法的融通性和民族性论纲. 云南法学. 2000, ( 1).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61.
韩德培、杜涛. 晚近国际私法立法的新发展.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 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33.
李双元. 走向21世纪的国际私法——国际私法与法律趋同化. 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9, 512.
吕岩峰. 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 吉林大学学报. 1996, (5).
韩德培. 国际私法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6.
Helen Shin. “Oh, I have slipped the surly bonds of earth”: Multinational Space Station and Choice of Law.California Law Review, Vol. 78, 1990.
肖永平. 国外国际私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国际私法学的发展方向. 中国法学. 1996, (1).
肖永平、李臣.国际私法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 2001, (1).
李双元、徐国建. 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建构——国际私法的重新定位与功能转化.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张文彬. 中国国际私法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国际私法典的制定.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6, ( 1)
黄进. 国际私法. 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9.
郭玉军. 经济全球化与法律协调化、统一化].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