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环境权架构的理论可能性

  在任何自由的政府下,人民拥有……一些不受国家控制的权利。如果一个政府不承认这些权利,认为其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受到最民主的掌权者的专制处置和无限控制,那么这样的政府归根结底就只是一个专制主义的政府。23
  可见,这一程序权利的直接理论依据还是自然法关于理性支配下对生命、自由和财产所享有的自然权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说实体权利是目的性权利,那么,程序权利就是手段性权利。就环境权应然意义上的内容而言,它不仅有实体或目的性权利,而且还有大量程序或工具性权利。这同样可以从自然法理论不断拓展各种权利的内容中得到合理性的证明。
  凭借理性概念对自然法理论所做的分析不仅证成了环境权架构的理论可能性,而且还超越了自然法的原有理论体系。因为功能分析的路径针对自然法理论的诘难弥补它对于探讨环境权问题的固有缺憾。
  
【注释】1 夏勇著:《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修订版,第141页。
2 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中译本)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9页,转引自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45页。
3参见夏勇著:《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修订版,第138页。
4 登特列夫著:《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李日章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6月版,第7页。
5 擎复兴自然法大旗的富勒悍然否认了自然法是衡量人定法必须依凭的一套权威的“高级法”的原则。参见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72页,第174页,第189页。
6 休谟著:《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版,第477—524页。
7 S.J.Stoljar, An Analysis of Rights, p.80. 转引自夏勇著:《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修订版,第234页。
8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第329页。转引自余涌著:《道德权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43页。
9 余涌著:《道德权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46页、第148页。
10 古代自然法和中世纪自然法把理性归结为人对某种事物的向往,亦即一种价值取向。例如,亚里士多德将理性划分为思辨理性(即现实的推理)和实践理性(即应当的推理),这包含了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即在归纳实然的基础上,依价值判断推导出实然。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78页。阿奎那也认为“人类理性认识自然法的真正方式或形式并不是理性知识,而是通过倾向得来的知识。”马里旦:《人和国家》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6页。有的学者在归纳古典自然法家的“理性”概念时,则认为“所谓理性,在它们那里指人类的一种自然的能力,是行为或信仰的正常理由,评判善恶是非的根本标准。”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44页。可见,古典自然法学使理性概念变得更精致了,将人类的能力引入其中。复兴自然法学主要探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对理性的阐述多语焉不详。
11 参见托马斯·L·汉金斯著:《科学与启蒙运动》,任定成、张爱珍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艾伦·G·狄博斯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周雁翎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40页。
12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论证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崛起的决定性作用,尽管这一观点后来受到较大的质疑,但新教伦理一直在资本主义社会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积极追求世俗功利的伦理观念至少也是对资本主义的描述。
13 参见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38页;于可主编:《当代基督新教》,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第98-117页;赵林著:《西方宗教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44页。
14 葛洪义著:《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26页。
15 参见李鸿禧:《论环境权之宪法人权意义》,载李鸿禧著:《宪法与人权》,台湾元照出版公司1995年3月第8版,第479页。
16 自由法学对人的理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哈耶克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具有理性不及的(non-rational)特性,伯纳德·孟德维尔和大卫·休谟等“反唯理主义者”(anti-rationalists)也坚持认为,要有效地运用理性,就必须认识到理性力量的有限性。参见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35页、第32-33页。
17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78页。
18 即《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
19李鸿禧:《论环境权之宪法人权意义》,载李鸿禧著:《宪法与人权》,台湾元照出版公司1995年3月第8版,第474页。
20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63页。
21 吴玉章:《自由主义权利观念的产生》,载夏勇编:《公法》,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217页。
22 谢鹏程著:《基本法律价值》,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03页。
23 ]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56页。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