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浅析机构投资者在改进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下)

  1996年10月7日,海通证券公司持有上海石化股票为795.6万股,该公司持续大量买入上海石化股票,从商业银行场外集中大量资金,操纵市场。同时利用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清算规则的漏洞,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清算账户透支22亿元左右。
  1996年4月,广发证券公司以153今个人名义开设自营账户炒作南油物业股票,成为炒作南油物业股票的庄家,该公司自买自卖南油物业股票总计达14324982股。由于买卖量大,笔数频繁,价量配合明显,广发证券公司实际上操纵了南油物业股票价格的涨跌。
  中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9月8日至14日四个交易日买入陆家嘴股票超过300万股,买入的日成交量超过该只股票市场成交量的80%;买入价由9月7日的42.18元提高到16日的45.33元;此后,申万公司从10月17日至23日七个交易日中,连续抛出陆家嘴股票。该公司累计买进陆家嘴股票2684.5万股,卖出1387.7万股;从10月3日起,申万公司曾连续数日以自己不同的账户对陆家嘴股票作价格、数量相近、方向相反的交易。同时,从商业银行场外拆入资金炒股,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清算账户透支。[xii]
  上述案件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表面上看,坐庄行为起到了活跃市场的作用。但1996年、1997年机构对大盘进行透支炒做,直接后果是1997年下半年到1999年的两年熊市调整,妨碍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与发现的功能。同时,由于违规坐庄行为通常涉及到商业银行的资金往来,而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的扭曲随之放大银行的运营风险,直接影响到金融和经济的安全。加上贷款额度的限制,对非生产性的股票投资资金的倾斜造成生产资金的紧缩。在高额市场利润的诱导下,企业生产性资金(包括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从而进一步催生股市泡沫。就其根本,资金推动型的坐庄行为一般存在一定的炒作周期,随着出货阶段的到来,中小机构和众多的散户深套其中,因此,证券公司凭借资金、信息、股票等优势形成的坐庄行为对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3.三类企业
  有一种理论认为,三类企业入市的目的、动机、方式将不同于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商,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商入市的主要目的是取得证券投资收益,而企业是否入市则取决于是否能有效提升其实业投资效率,股票投资收益至多是其主业利润的补充。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上,企业尤基是民营企业非常活跃,并购活动非常频繁。但购并者和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并没有有效得改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从首钢股份首次进行法人配售开始,战略投资者作为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进人一级市场。以参与配售的上市公司为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至今有63家上市公司参与法人配售,由此带来的隐性收益达17亿元,平均收益率高达89.46%。笔者认为,战略投资者完全违背了战略投资的原则,投机本性显露无疑。主要体现在持股时间越来越短,最初发行的首钢、三九医药的战略投资者持股都在1年以上,而后发行的公司其战略投资者持股期越来越短,普遍缩短为6个月,一般法人配售的持股期只有3个月。还体现在到期就抛售,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宝钢股份向证券投资基金和一般法人投资者配售的近9.4亿股股票上市日的股票价格走势充分说明这一点。在宝钢上市当日大盘的走势比较好,但是由于宝钢出现大量抛盘,股价最低曾经探低到5.35元,这是一个跌停板的价位。到收盘时,宝钢股价还是下跌了6.9%以上,全天平均成交价为5.53元,总成交3.76亿殷。使大盘在当日走势出现跳水。考虑到宝钢已上市流通股只有4.5亿股,可看出基金或者一般法人之类的机构投资者在大肆抛售。三九医药配售给部分战略投资者的新股上市。也同样引发很大的抛盘,且经过一段大幅震荡,价格节节走低。虽然,机构投资者持有三九医药部分股票上市时的价格波动和宝钢股份的走势并不完全一致,但机构的共同操作倾向是抛售。战略投资者进行配售的目的应该是进行股权投资而不是进行股票投资,但是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并未有战略投资的意思,违背了管理层推出战略投资者的这一政策的初衷,而且从目前企业踊跃参与认购,持有期越来越短,持有期满之后,纷纷抛售的情况看,机构主要目的是获取股票的投资收益,提高企业的实业投资效率目的不明显。[xiii]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