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用卡诈骗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窃号骗码”行为的延续,一种是利用假造的信用卡进行消费。受侵犯的对象有消费者,也有商家。诈骗者骗得卡号、密码和其他相关资料后,继续实施诈骗行为,骗走帐户上的款项。在电子商务中,一般商家只注意交易是否获得授权,如获得授权即予发货,最后却发现是使用了伪造的信用卡骗取授权。这样商家的利益就受到了侵犯。
四、在线购销
就是骗者利用网络故意编造购买商品虚假信息,取得卖家的信任,当卖家发货后却收不到款项。此手法与网络拍卖不同,网络拍卖是卖者骗买者,而在线购销则是买者骗卖者。如,2001年3月,浙江省德清一家灯具公司通过互联网向外发布产品情况后,各地来电、来函络绎不绝。10月下旬,该公司接到一个从海南打来的电话,对方要订购产品。通过电话和传真,双方进行了深入的洽谈,对方在样品都没看的情况下,表示要订5000套“极光”牌专用灯,价值达140余万,并催促该公司经理去海南签订合同。后因公司经理警惕性较高,发现买方文件里有不少漏洞,终使这宗欲通过网络进行合同欺诈的事件最终流产。又如,浙江云和县立信玩具厂在互联网上,得到湖南岳阳某公司的一笔订单,价值140万元。优厚的条件使“立信”厂感到不踏实,于是向工商部门求助。云和工商局与岳阳工商部门取得联系后发现,该公司是空壳公司。这样,一起网上诈骗案被制止了。
五、尼日利亚信件
这是一种源于20世纪80年代西非的转资诈骗活动而命名的网络诈骗手法。
尼日利亚信件版本1:骗子谎称自己是尼日利亚的公务员,发现了数千万美元的没有名头的合同资金在尼日利亚中央银行等待支付。他由于公务员身份无法以自己的名字去提款,需要海外的伙伴提供银行帐号,以便把资金转到该帐号上。事成之后分给总金额的20%表示酬谢。许多人受此诱惑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帐号,结果遭受了经济损失。
尼日利亚信件版本2:有人在寄给你的电子邮件里声称,他是尼日利亚的“高级政府官员”或尼日利亚国营企业人员,他盗窃了数以百万计的外国资助金或联合国资助金,故不能把金钱存入其尼日利亚银行的账户,但为了清洗黑钱,他需要一个外国的银行账户。骗子承诺只要有人愿意提供银行账户号码,让他把金钱存入账户,就可以分得那笔金钱一至三成的数目。受害人透露账户信息后,所有存款不翼而飞。
如,2001年10月3日,西班牙警方逮捕了一个由尼日利亚人操纵的电子邮件诈骗团伙。5名尼日利亚人、1名英国人、1名西班牙人和一名未透露国籍的少数民族人士在这次代号为“全球信任”的行动中落网。此次诈骗活动共骗取了互联网用户1980万欧元,诈骗方式主要是通过发送大量的电子邮件。这些电子邮件称,某国杰出人士拥有数千万美元,但需要帮助才能拿到这些钱。作为回报,提供帮助的人员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骗子们声称这笔钱保存在西班牙的保险库中,并说得到这笔钱后才能支付提供帮助的人。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300多人在执法机构介入前将钱交给了骗子。
六、国际数据器拨号
国际数据器拨号是一种骗取长途电话费的诈骗手法。某类网站在首页上有一个是否进入该网站的提示,如果你选者“确定”,进入该网站,这类网站的程序则会自动切断你的调制解调器,然后重新连接,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让你接入国际长途电话,蒙受巨额国际长途话费损失。或者一些网站表面上会让网民 “免费浏览” 所谓的色情和游戏网站,但当用户尝试打开某些图片或运行某些游戏时,会被要求下载某一软件以观看该图片或运行该游戏。实际上,这个软件是一个拨号软件,用户在下载后运行这一软件时,电脑将自动关闭调制解调器的声音,切断用户原来的本地网连接,并改用国际长途电脑线路重新拨号上网,从而使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巨额国际长途话费。或者你可能收到一封催你拨打“809”区号的电话号数的电子邮件。诱饵一般是:你在一次竞赛中获胜或赢得一笔奖金。而“809”是加勒比海地区的区号,并且拨打的电话将出现在你下个月的电话账单上,价格高达每分钟2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