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关于阜阳“1.31空难”的背景新闻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轻型飞机不能上天也要上天,不能批准也得批准的尴尬现象呢?笔者认为,我国民航管理的高“门槛”正是其原因所在。
  我国现在尚未开放低空,现有法规对适用航空器的生产、飞行活动要求还比较严格,尽管国内现有二十多家公司或厂家在生产或代理销售轻型飞机,但真正具备国家民航总局颁发的适航证者却仍为鲜见。
  1999年3月1日实施的《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对我国的民用航空产品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但198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适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中要求申请通用航空许可证应具备的三个条件却让一般的民间购买飞机者望而生畏。更有甚者,1996年民航总局发布的《经营空中游览项目审批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就更让那些买飞机搞旅游者晕头转向了,该法规定:申请经营空中游览项目的首先必须是企业法人,然后还要提交诸如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保卫方案以及所在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其所属国家主管部门同意企业从事空中游览的批件等多达二十多项的文件资料。
  经调查,我国目前已构置轻型飞机的单位和个人,几乎都没有想到飞机上天原来竟有这么多严格复杂的规定和程序,花巨资买来了飞机,谁想让它在那儿躺着呢?况且能够花钱买飞机的企业或个人,大都是一些地方的知名企业或个人,当地的政府或多或少地都希望利用买来的飞机来拉动本地的旅游业或提高本地的知名度,他们只好在实在跨不过“门槛儿”的情况下,砍掉“门槛儿”,强行上天了。
  尽管民间购买轻型飞机的热潮还面临着高“门槛儿”带来的种种尴尬,但有迹象表明,私人驾机上天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不久前,中国民航总局已向五十人发放了私人飞机驾驶执照,他们有的是私营企业老板、航空发烧友,也有在校的大学生和普通工人。目前,上海东方航空教育培训公司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机构还在培训着大量的学员。他们学习的项目包括蜜蜂轻型飞机、滑翔机、直升机或运五型运输机。有的学员还学习了热气球飞行。这些已证明私人驾驶轻型飞机上天虽然很难,但已不是不可能了,何况随着我国将要加入WTO,空中交通管制的放松也势在必行,轻型飞机发展的高“门槛儿”也会随之降低。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