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金融诉讼原理与判例》丛书的目的就在于及时总结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金融法律问题,从法官的视角审视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参与本书编写的不少于十个省市的法官、律师、实务工作者。
目前已经出版了4部:
《借款诉讼原理与判例》不但介绍和阐述了借款、拆借、委托贷款、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等主要借款形式在实践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案件类型、管辖原则、诉讼主体的确定,以及司法解决的方法等;还重点研究了依附于借款合同而存在的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中的主要法律问题,以法官的视角,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结合大量的具体案例,深入浅出的阐述各类担保案件的解决方法。特别是提出研讨解决保证责任期间、最高额抵押、重复抵押、票据质押与股权质押等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结合
公司法第
60条的规定,对上市公司存在的关联担保进行了有效的研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公司担保问题的出路。通过介绍和研究大量的借款担保前沿的法律问题,必将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法律人士的法律素养,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各个主体的法律意识,始终在市场运行中居于主动地位和主导地位,减少以至避免各类经济纠纷的发生。
《期货诉讼原理与判例》着重从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直至目前实践中掌握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论述。根据近两年来期货市场的发展情况,重点研究了居间人制度,网上交易方式的法律调整,电子邮局设置中的法律问题,以及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期货属于虚拟经济范畴。虚拟经济将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宰和主要表现形式。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告诉我们,实体经济形态已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作为虚拟经济的主要代表证券、期货、保险等是实体经济的高级表现形式。虚拟经济市场以金融市场为主要表现形式,而其支付手段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信用卡、股份转让等,不但早已将传统的以货易货方式彻底废除,而且已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现货支付方式加以覆盖,现货货币正逐步退出资本运营的高级形态,亦即货币在虚拟经济形态中的作用已远非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那么重要。虚拟经济就是符号经济,是将产、供、销各环节通过无纸化的方式加以衔接,以期以更少的物质投入产出更大的经济价值。研究和探讨虚拟经济中的法律问题,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化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必将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法律人士的法律素养,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各个主体的法律意识,始终在市场运行中居于主动地位和主导地位,减少以至避免各类经济纠纷的发生。
《票据诉讼原理与判例》。虽然我国《
票据法》于1995年才颁布,1996年1月1日实施,与其他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而言,无疑是比较晚的。但是随着票据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各种与票据相关的纠纷也不断出现,从票据实务来看,票据纠纷可能发生于票据流通的各个环节,包括在票据的出票、承兑、背书、保证、付款、质押与贴现等环节,都可能因不同的原因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票据纠纷,而票据纠纷案件的审理与普通民事纠纷相比具有相对独立的特征,而且由于
票据法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专业性,非专业人员很难完全理解与掌握,所以在司法实务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票据纠纷很难得到及时地解决,票据当事人的权益很难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因此票据当事人、司法工作者如何正确理解与掌握
票据法及其相关的规定,及时、合法、有效地解决票据纠纷是票据实务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票据纠纷案件审理的质量,而且也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探讨票据诉讼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是当前民商事审判及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鲜而又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