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为法学教育清理门户

  我们再来看看各法学教育机构的师资(笔者也是稍微留心就发现了),所有的法学教师名片都挺唬人的,“法学博士”,“某某学科带头人”,某某知名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凡此种种。对于十年寒窗,终于进入象牙塔的学子,他们深深地敬佩自己老师的学识渊博和法律实践经验丰富,但当笔者听了几所法学教育机构本科的课程后,已经由悲哀变成了愤怒。那些只知道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就在宪法课堂上侃侃而谈,那些对自己和学校之间是什么法律关系都搞不明白的所谓副教授就在课堂上讲授民法;知道点罗马法的皮毛就自诩是法制史的专家,甚至那些连自己违法行为都无法认识到的竟然是刑法的学科带头人,而读了点小平同志关于市场经济论述的有关著作就大谈经济法,只是两个小时的课程没有一点与经济法有关,都是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论述。更有误人子弟的老师们讲述的全是自己在律师行业如何搞业务赚钱,让听者感觉到一般人们所认识的“绅士”的律师也成了生意人。笔者搞不明白的是,所有这些传道、授业、解惑者面对这些渴望知识的眼神,面对他们纯真的笑脸,难道不觉得羞耻吗?难道不觉得对不起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的年迈的父母们吗?
   还有一点就是法学教育的对象和方式,由于机构改革遗留下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机构的再次膨胀,不可理解的是那么多符合了机构改革要求的人员都成为法学家,因为也是知名法学院校法律系的本科生嘛!无论是函授、在职、研修、进修,总是有个结果的。我们看看中国的法治目标怎么可能不实现呢:那么多的厅局级领导都是法学硕士;那么多的省长和部长都是法学博士,有些还兼法学教育机构的名誉教授;那么多的执法官员都是法学的科班出身,张口闭口都是“依法办事”,这不能不让老百姓在困惑的同时感到悲哀,连法学教育都带上了功利和政治的色彩,如果伴随有学术和招生的腐败,那就更不得了了。我们也不得不感叹互联网这个庞然大物带给我们那么多的好处,无所不包的各类信息,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既为法学教育机构提供了新的赚钱途径,也让那么多人可以痛快地解决一个法学学历的问题而欣喜若狂,在线教育嘛!
  这里不想对制度层面的东西发表太多的感慨,只是作为一个法律人(当这么称呼自己的时候,笔者自己也感觉有些羞愧,但没有更合适的字眼代替,否则在这里发感慨也没有任何资格了)想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东西,当人们都在感叹“中国有没有法”的时候,我们的大街上却充斥了这么多的法学学子,讲堂上那么多的法学教授,有那么多的资深律师,有那么年轻有为的大法官,一些法律顾问之类的也日益繁荣。在和同仁谈论的时候,他们都报之一笑,“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嘛”。我就更觉得悲哀和对中国法学教育深深的担忧。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