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现代环境法治的伦理构建

   环境意识在环境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5]。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代中国民众的环境意识并不发达,他们普遍漠视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知识贫乏且消极对待环境保护活动,这给我国环境法的实施带来了诸多困难。“目前中国在环境保护上的最大障碍,是全民的环境意识还不够高……我们存在的一切问题都与此有关[26]”。要改变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必须将普及环境法律知识同进行环境道德教化结合起来。由于环境法具有技术性等特点,为人们所接受的难度较大,普及起来较为困难;而环境道德与现实生活更为贴近,为人们所接受的难度较小,普及起来较为容易。普及环境道德是实现环境德治的要件。“以德治环境,首先,是通过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使人们接受并树立起人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把是否有利于人类群体和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作为自身和他人行为善、恶的评判标准,并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生态伦理道德教化和公民的主观道德评价,强化其内心信念,使热爱和保护环境成为公民的一种内心的自觉的活动[27]”。道德为法律的先导,普及环境道德应当成为普及环境法的基础。
  四、和谐:现代环境法治的目标
  法的价值取向因法的部门不同而有所差异,法治的目标也因法的部门不同而有所侧重。笔者认为现代环境法治的具体目标应当是和谐,但这种和谐并非仅是指人与人在环境问题上的和谐,而且还包括人与自然在环境问题上的和谐。通过法治促进人际以及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环境法治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环境法以实现双重和谐的发展机制为最终关怀,和谐必然会成为整个环境法的主导精神[28]”。然而这种双重和谐却不能单纯只依靠法律实现,道德特别是环境伦理在其中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以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为主题的生活方式也应当是生态伦理学在当代中国向人们传播的生活理念[29]”。环境伦理在中国的日益普及将加深民众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解程度,从而进一步推进环境法治向纵深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环境法治的构建应当德法并举,将环境道德建设置于与环境法制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注释】 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99.
曹刚.法治和德治的边界.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9.
高利红.环境资源法的伦理基础.环境资源法论丛(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04.
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4.
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1.
陈泉生.环境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5.
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1-12.
钱箭星、肖巍.环境的“法治”与“德治”.道德与文明,2001.(4).32-33.
庞德著、沈宗灵等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3.
张洪涛.德法并举的社会控制新论.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7.
王一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哲学研究,1997.11.
赵万一.民法的伦理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
吕忠梅.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85.
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3.
杜万平.环境行政权的监督机制研究.环境资源法论丛(第六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7.
金瑞林,汪劲.中国环境与自然资源立法若干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
详见拙作《中国环境法的法典化问题研究》.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1).120-121.
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7.
详见拙作《中国环境法的本土资源初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115.
蔡守秋.论环境法治.
高利红.环境资源法的伦理基础.环境资源法论丛(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04.
钱水苗.论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浙江学刊,2001.(4).
杜万平.环境行政权的监督机制研究.环境资源法论丛(第六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5-46.
鄢斌.社会变迁中的环境法—以环境意识为中心的社会学阐释.环境资源法论丛(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2.
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87.
王清荣.论生态伦理与以德治环境.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32.
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01.
李培超.自然与人文的和解——生态伦理学的新视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68.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