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专制与民主的几张面孔——顾准《僭主政治与民主》述评

  “马克思是雅典精神的热烈的赞扬者”,他的理想是克服劳动者异化为非人而又反对僧院共产主义、斯巴达平等主义,这是极高的理想,但不幸的是,他的追随者们往往误读了他的理想而搞出“斯巴达团”、“中央集中”等政体来。另外,马克思对于直接民主的适用条件的探讨上“没有更经验主义一些,过分理想化”,这难免被一些打着“直接民主”旗号行专制之实的“僭主”们所利用。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像雅典城邦一样的小国寡民,“广土众民的国家无法实行直接民主”。[25]
  我同意顾准的这一观点,从经验主义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然而,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来看,仅有经验主义的研究是不够的,[26] 这正是要克服顾准本人所批判的“中国人从来是经验主义的”。[27] 我认为,要比较完善地论证这个课题,还需要“唯理主义一些”,根据逻辑的一贯性对这个问题加以推理,在政治学上应该也有人这样做了。不过这就不是以述评《僭主政治与民主》为主题的本文的份内之事了,可以留待日后进行深入探讨。
  五、总结
  综上所述,《僭主政治与民主》不仅探讨了作为专制的一种样式的僭主政治,还简评了民主的变种——斯巴达潮流,以及阐述了现代民主不适用直接民主。我把它们归纳为专制与民主的几张面孔,当然这二者还有许多别样的面孔。任何专制或民主政体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也离不开一国的历史背景与传统,以及人民大众的心智和精神。古为今用,西为东用,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分析古代的、西方的政体,再结合我国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注释】  《僭主政治与民主——〈希腊的僭主政治〉跋》是顾准先生所著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第二章。《希腊的僭主政治》由顾准译自英国学者乔治•格罗脱在1846年出版的著作《希腊史》的第一卷。
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页。
在本文中,“政制”和“政体”含义相同,为了与当前学界的表述惯例保持一致,除了引用原文而不得不写“政制”之外,一律用“政体”或“政治制度”。
参见前引,第255页。
为了简洁起见,我把格罗脱的核心观点浓缩为这个词。
前引,第262页脚注①。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