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财产增减全息认证(四)

  会计信息,是最重要的信息。会计信息是否准确,即能反映单位的真实经营情况,又能掩盖虚假经营情况,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落实,单位成绩的评定,个人政绩的鉴定,能反映负责人是否清廉,能影响国家的决策,亦会影响其它单位、人员的决策。因虚假会计信息的误导,至使国家调控措施失误,投资者决策失误,给国家带来损失,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的事例非常之多。美国的世界通信公司,由于造假账,爆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务丑闻(消息来自河北日报03年7月29日)。
  会计,是“财神爷”,是重要人物。会计工作,是非常严谨的工作,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一分钱的多与少,都是大错。对会计的任免,理应慎重。但是,会计属于谁的会计,会计属于谁管,会计工作的优劣,由谁来评定?这些问题,并未得到重视,国家把这些权力,大大方方地授予了“众爱卿”。有些单位需要时,把会计当成心肝宝贝,任人唯亲,碍眼时,又当成敌人,随便解除他们的职务。有些单位,官长意志代替会计原则,致使会计的职责不能很好的履行,发挥不了会计制作财产增减信息的主体作用,使会计成为被压迫被利用的奴隶。许多会计都不能理直气壮地工作,而是惧怕领导,或奴颜媚骨,按领导意图办事。众多的领导都是压在会计头上的大山,为生存、升迁,不得不忍气吞声,拿会计原则当儿戏,肆意践踏财务管理规定。吃人家的“奶”,在人家的“襁褓”中成长,还能不“认贼作父”?还有一些人想分得一杯羹,干脆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主动出“馊点子”,成了黑管家,他们共同伪造公财增减信息,把掌管财务的权力当成摇钱树。还有的财会人员,利用掌握、储存、制作财产增减信息的便利条件,利用接触财产的机会,跑“单帮”,近水楼台先得月,特殊的身份,特殊的机会,使其极易得手。即使他们很正直,专心致志工作,其出发点也仅仅是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意识狭隘,其它单位、个人、或国家的利益,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所以,会计的选拔、配备、由单位自行决策,财会人员接触各种财产,独自掌握财产增减信息,工作具有局限性,皆为大错。
  公财,属国家所有,负责财务的会计,理应是国家的人员,而不应是“老总”们的“独生子”。会计的任免,国家应大权独揽,“寒冷温暖”,应由国家负责。坚决把会计的培养、任免、使用权,从“老总”们手中夺回来,不在受其管辖,不在受其压迫,不在“叛国投敌”。消除他们共同搞阴谋的机会,剥夺他们独自控制财产的权力,改革他们垄断财产增减信息的现状,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他们能理直气壮的工作,并兼负更广泛的职责,成为“大管家”、“红管家”。
  第七节 私财管理的缺陷
  公财的微观管理,尽管还存在一些漏洞,但毕竟有增减的程序,毕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大面上还“说的过去”。私财的微观管理,连漏洞措施也无,实在是“说不过去”。
  自产生了私有制,私财管理就处于一种混乱不堪的局面,直至现代,仍处于一种宏观、松散的管理模式。无论哪朝哪代,都未设专门的机构、人员,对家财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管理。私财增减活动,无公证的机关,可以秘密进行。私财,可以任意挥霍、抛弃或毁坏。私财增减信息,无专门采集、储存的部门。公民是否持有非法财产,无专业的审查机关。致使私财管理,至今无严谨的程序可循,无完整的法律可依,无有效的措施可取,成为未开垦的荒漠。有些人忘记了私财与公财的关联,忘记了家庭与犯罪的关联,忘记了多数非法财产,属于家庭,忘记了家庭是产生犯罪的摇篮。
  目前,中华民族正处在非常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公有单位、公企越来越少,私企却越来越多,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已成突出问题。
  公企、公有单位的减少,并不能遏制腐败现象。虽大量的私企产生,会使贪污犯罪丧失很多机会,但腐败不仅是贪污,贿赂是更严重的腐败。大量私财存在,大量私事活动产生,更能加剧行贿受贿案的发生。因侦破一起贿赂案,远比侦破一起贪污案难度大。再则,腐败分子,绝非等闲之辈,他们定会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只要有很大的权利,就有深意识、大胆量、多机会!
  公有单位设有会计、账本,当发生财产增减活动时,有人负责记载,当需查证时,还能进行二分之一的工作。而家庭,既无制式账本,又无专职会计,无论发生正常或不正常的财产增减活动,均无详实记载,或无记载,当需查证时,连二分之一的查证工作也无法进行。许多涉财案,为何不能侦破,不能公正判决,甚至久拖不决,或不了了之?皆因无账可查。如某人拥有来源不明财产,当被执法机关审查时,某人以替亲友办事或暂存的虚拟事实为借口,为财产找到“来源”。既是亲友,必然存在厉害关系,因而具备作伪证的动机,现行的管理机制,又会使亲友能作伪证。越是有来源,越不好找到来源,越是无来源,越好制造一个来源,这也是“规律”。因私财增减,无备案的惯例,又因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代办和暂存的事例。所以,他人或亲友,是否有代办或暂存的活动,无法考证。每个假借理由,似乎都能成立,而无排除的有力证据,这就会使执法者难以下结论。假如对亲友财产来源再次进行考证,亲友也可以故伎重演,虚拟财产来源。友连友,亲连亲,永无穷尽,使查证工作无法继续进行。
  现行的管理模式,弊端很多,国家只能对私财进行宏观的控制,失去了微观控制权。失控的结果,是财产增减能秘密进行,每一家庭拥有多少财产,难以查清,因而非法财产能隐藏在每一家庭。相当多的非法财产,只有天知,地知,你不知,我不知,他也不知,国家更不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人心未在此山中!
  第八节 最严重的不正常现象
  公共、合伙、股份制之财,须量化,易被人理解。但家财为何也须量化,有人却难以理解。人们普遍认为,自家财,归自己享用,多了不给他人,少了也无人补充,无量化,不会减少,有量化也不会增加,于是产生了一种错误思想,认为其它财产必须量化,家财不必量化。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几千年来人们并不重视家财的量化,以至于到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依然无量化,甚至永无量化!
  测量地理高度,以海平面为基准,是因海平面变化几乎为零,无论有多少源流注入大海,也不会引起海平面的明显变化。所有的私财,也有着大海般的特性,合法与非法财产共同组成了汹涌澎湃的浪潮,究竟有多少合法与非法财产,无人分清。站在社会的角度看家财,无论有多少非法财产流入家庭,也不会引起社会总财产的明显变化。非法财产增加,多是合法财产减少的结果,社会总财产不因非法财产大量增加而增多。
  一块石头扔进湖泊,不但有一声巨响,还会激起一串涟漪,一根蜡烛燃烧,有光的释放,能照亮方圆数十米,小鸟临死之际,也有几声哀鸣。一件桃色新闻,很快就能传遍大江南北,老幼皆知!响当当、硬梆梆的数千万元乃至数亿元的巨额财产,却能悄无声息的被人侵犯!这多财产,能建造数座高楼,可重筑万里长城,是几百人一辈子的生活所需,是数十人、数百人一生的劳动总和,是某个地区一年的农业产值,是相当规模的工厂一年甚至几年的利润总和,相当于某乡镇几万万年的财政收入。发射一艘宇宙飞船,爆炸一枚原子弹,也不一定需要这多财产!这大的事件,虽不能惊天地,动鬼神,但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有减少很多财产者,必有增加很多财产者,能产生连锁反映。这大的变化,却能不为人所知。不但不知增加者,而且不知减少者,岂非咄咄怪事!财产本是劳动的结晶,每获一粒稻谷,每挣一元钱,都需汗水的流淌和长久的企盼,有人却无需付出,用较短的时间就能获得巨额财产,人世竟如此的奇怪!贵州省原交通厅厅长卢万里,自上任以来,平均日有两万多元的额外收入(摘自新华社2004年3月18日),如厅长的位置永远被其霸占着、或职务更高、权力更大,其财产多的将无法处置。哪个企业家、生产能手,有如此大的本领?天上少有,地上难寻。如人皆日挣两万,大康的目标早已实现,极其富裕的日子早已到来。现实生活中,人只能日挣几元、几十元、几百元,达千元的就很难。作者敢说,卢万里绝非大巫,比他道行大者,大有人在!据《上海侨报》推出的中国50巨贪排行榜披露,已侦破超亿元的案件达十件之多,其中超四亿元的就有两件。未侦破的巨额案件,知多少?其总额决不会仅仅几十亿元!那些体积微小、数量较少的财产,就更易被掩藏了。
  全世界的非法财产总和,无法统计,如能精确统计,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将能吓坏一批人,幸亏无法统计,也就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公私为何能轻易失去大量财产?人又为何能获得大量非法财产?关键问题是私财无量化体现。每一家庭,都可随意增减。增减之后,很难找到痕迹,很难找到证人,很难确定数额,很难审查缘由。所以,无量化,是公私财产乱套的根本原因。乱,是乱了自己,却未能乱了敌人。
  家财无量化,是最严重的不正常现象,是所有不正常现象之母,是藏污纳垢的理想条件,是孳生罪恶的巨大植株,是所有侵财者生存的基础。它是一块遮羞布,许多肮脏的嘴脸都被它掩盖着,许多肮脏的活动都被它隐藏着。它是良好社会秩序的克星,是吞噬财产的罪魁祸首,是杀人的恶魔。只要它存在,生命、财产安全就无保障,人类已难以承受它的压迫和侵蚀,必须痛下决心,将它消除。
  测量物体的长度,应使用统一的尺子作参数,无尺度,无法确定长短。审查一个家庭是否增加了非法财产,就应掌握家财的总量,总量是确定家财增减的尺度。无总量作为参数,增减对于他人来说,不能准确的感知,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常听人嚷嚷:某某发大财了,但增加了几元几角几分,却难以说清,只能是揣测。揣测的结果,常会使人戴顶高帽。
  当某家增加了非法财产,怎样才能区分呢?非常特殊的财产可以区分,有些则无法区分。如同一种粮食,相同批次的布等,因形状、性能一致,生产的时间一致,所以无法区分。还可把盗窃的财产换成货币或其它种类的财产,以达掩盖罪行之目的。使用货币时,谁也无法确定它的法律属性。如某人盗窃了一万元,其家中也有若干元,这些钱可以混在一起。用其中的一百元购买商品,这些钱是什么性质呢?显然难以区分。别说一般人不好区分,犯罪分子自己有时也难分清。使用了盗窃的货币,节约了原有的货币,使用了原有的货币,盗窃的货币又会补充货币的数量。那么,怎样确定某人有无非法财产呢?那就是家财的量化。原先有若干元,非法获得了若干元,持有财产的总量,应是原有和非法所得之和。那么,多出的钱就是非法财产,并不需分辨哪是原来的,哪是盗窃的。所以,确定是否拥有非法财产,最好是用数字比对,用数字比对,就必需有量化的前提,无此前提,无法比对。无量化,黑白就能混淆,有量化,泾渭自然分明。
  家财的量化,是每次财产变更的证据。昨天的数量与今天的数量不同,今天的数量与明天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昨天的数量,是今天增加或减少的证据,今天的数量,又是明天增加或减少的证据。有了量化,非法财产很难增加,增加后很难减少。
  第九节 私财是管理的重点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