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施蒂尔纳,同注 ,第181页。 亨利·汉斯曼·汉尼尔·克昂克曼:“财产、合同和确认:类型强制问题和权利的分化”,《法学研究季刊》2002年版(Vgl. Buchholz, Abstraktionsp rizip und Immobiliarrecht, Klostermann, 1978, S. 21 ff) 。 《慕尼黑人注释德国民法典·第六卷物权法》,贝克出版社1997年第3版,第288页(Vgl. M ünchener Komm entarzum B 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 and 6 Sachenrecht, 3. Aufl. , Verlag C. H. Beck, 1997, S. 288 ) 。 对法国、德国民法中不同物权真实性的进一步分析,常鹏翱:“物权法中的真实观念”,《北大讲座》第6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 - 135页。 李猛:“论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瓦尔茨:“发展中的物权法的体系思考”,《立法与法律科学评论季刊》, 1990 年第4 卷,第385 页(Vgl.Walz, Sachenrechtliches System denken im Wandel, Kritische VierteilJuristische Ausbildunghresschrift für Gesetzgebun2gung und Rechtswissenschaft, 1990, Heft 4, S. 385) 。 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页。 倪江表:《民法物权法论》,正中书局1983年版,第27页。 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弗里德里希·卡尔·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马克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李强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 - 4页。 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 - 3页。 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4 - 165页。 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D1C1诺思:“通过时间的经济行动”,《美国经济学评论》, 1994年4月卷,第1页以下( See D. C. North, Econom ic Perform ance through Time, i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April, P1ff) 。 马光华,同注 ,第152 - 153页。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6页。 李猛,同注 。 所谓法律上的权利推定,是指以某种待证的前提(前提事实)为依据,推定一个权利的存在。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同注 ,第287 - 288页。 汉斯·普维庭:《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4 - 75页。 斯瓦布- 普律延:《物权法》,贝克出版社1997 年第27 版,第92 页(Vgl. Schwab - Prütting, Sachenrecht,27. Aufl. , Verlag C. H. Beck, 1997, S. 92) ;魏里希:《土地法》,贝克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Weirich,Grundstücksrecht, Verlag C. H. Beck, 1985, S. 161) 。 魏灵:《特权法》,斯伯亨格出版社1997年第3版,第269页(Vgl. Wieling, Sachenrecht, 3. Aufl. , Sp ringerVerlag, 1997, S. 269) 。 米勒:《物权法》,卡尔·黑曼斯出版社1997年第4版,第19页(Vgl. Müller, Sachenrecht, 4. Aufl. , VerlagCarl Heymanns. , 1997, S. 19) 。 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09页以下。 同注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