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回归式”法学教育模式项目可行性报告

  其危害是:1、效率低下,收效甚微。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的核心,以“瞬间记忆力”为考核和评价的唯一标准。2、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亦步亦趋。3、泯灭了教育的真谛——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丢失了科学精神的塑造——假设和质疑。到头来,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使高等法学教育在极低的水平下运行。
  现有的关于教改的论述多停留于表面和口号。虽有观念更新之效,但缺少具体、完善的可供操作的制度设计。对教与学的本质与真谛缺乏深入、透彻的剖析。
  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是: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2、普通的知识已经解密,进入公共领域。3、信息传媒高度发达(至少在大、中城市),渠道宽广且畅通。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1、面对海量信息如何甄别与选择。2、如何高效利用各种传媒。3、对已有信息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寻求发展与突破。4、彻底反思学校教育的定位和出路。
  课题组成员素质高、能力强,有思路、有热情。很多同志都对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长期、坚韧的探索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多人多项改革措施已经和正在付诸实施。并且已经纳入学校的科研立项范围。
  项目受益范围分析:
  首先是本校法学专业在校本科生。进而可以推广至本校社会工作专业,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在经过实践检验之后,还可向全国各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推广普及。
  国家(含部门、地区)需求分析:
  全国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高校迫切需求一种行之有效,具有微观操作步骤、简便易行的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改革实施方案。在领会项目精神实质之后,按照具体的实施办法极易上手,各校、各专业、各位教师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造性发挥、不拘一格。
  项目单位需求分析:
  本单位是一所普通农林高校,目前法学专业还未形成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除了模仿、借鉴之外,只能亦步亦趋、步人后尘。处于落后、被动的局面之中。目前各知名高校的研究重心不在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之上,这一领域全国皆处于落后地位。此项目具有先声夺人、异军突起之势,相对于学术科研成果而言更容易抢占制高点,成为全国的急先锋和领头羊。
  该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属于国家政策优先支持的领域和范围。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项目实施对促进事业发展或完成行政工作任务的意义与作用:
  经过周密的论证与设计,经过反复的实践与磨合,我们必将以智慧和勇气开中国法学教育模式之先河!必将在北京乃至全国率先树立与时代节拍吻合并适度超前的新型教育模式范本。
  这就是我们对中国教育的贡献。正是由于创新思维与创新举措的不断积累,北京农学院终有一日将跻身全国高等教育的名校、强校之列!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