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部门利益膨胀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第三,部门利益集团化、个人化、违法化的现象更加突出。一些手握权力的部长高官们通过与个别的协会、中介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等的相互合作在市场中呼风唤雨,相互勾结。在郑筱萸案件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行政腐败、官商勾结、利益同盟等现象相当普遍。还有一些部门为了部门利益公然违法,例如交通部门居然让2004年通过的《公路法》中开征燃油税的规定搁浅至今。 


  

  第四,部门利益膨胀还表现在对公共财政的奢侈浪费上。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一些政府部门仍然公然违背国家约束政策的规定,提高公务接待标准、扩充公车规模、提高办公条件、增加出国经费等等。我国每年用于公车、公款吃喝以及公务出国的费用已高达几千亿元。在这些公款浪费的背后,都是部门利益在作祟,视纳税人的钱财如粪土,挥霍无度,而相应的公共服务质量却仍然不见起色。国务院去年开始对中央国家机关用地进行严格控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单位用地管理工作的意见》,严禁中央部门集资建房,目的就是控制部门利益膨胀。因为中央部门单位因部门利益,违规建房之事时有发生。比如,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2004年度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中就指出,1999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动用中国奥委会专项资金1.31亿元,其中用于建设职工住宅小区1.09亿元,用于发放总局机关工作人员职务补贴和借给下属单位投资办企业2204万元。 


  

  部门利益膨胀弊害重重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建立一个规则统一、发展均衡、地域广大的市场,然而有些部门在参与国家法律、政策制定时过于考虑本部门的利益,为了本部门利益人为的制定倾向于本部门的政策、设定许可、提高审批门槛、扩大部门权限等等,再加上广泛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国家政策在这种“部门保护主义”(条条)与“地方保护主义”(块块)之间造成政策的条块分割,整体的国家政策被条条块块分割阻断,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而且不同的部门都在强化自己的利益要求,扩张本部门的权力,因此造成部门之间的隔阂、政策冲突甚至相互指责和推诿,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在这种“条块”分化中被消解、吞噬。 


  

  国家政策部门化带来的必然是政府权力的部门化,这就造成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错综复杂,由于政出多门,不同的市场要素归不同的部门管理,甚至同一个市场要素归多个部门管理,使得市场的诸要素之间譬如人才、技术、劳力、资源、能源、交通等等,由于部门政策的阻隔不能合理地按照市场规律流动,无形中增加市场成本和造成制度性、政策性障碍。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