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我们需要纪念什么

我们需要纪念什么


但锋


【全文】
  

  按前按:本文完成于2008年6月4日,2008年12月12日登于法博,本次补录,借新年之际,特祝灾区人民身体健康、新年吉祥!并号召大家一道继续关注灾区,关心生产,关爱生命,关切民生…… 


  

  附文—— 


  

  按:今天是双十二的日子,也是零八年最后一个十二,回首一年,从冰天雪地到地动山摇;从圣火燃烧到飞船逍遥;从三聚氰胺到金融风暴——正好又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大背景下,眼泪流淌着欢笑,悲壮歌颂着自豪——肩负史命我们检省奋进。 


  

  本文完成于6月4日,称不上大作,却也记述了一段历史,表达了一种心境,借这个日子,愿逝者安息、生者康宁! 


  

  附原文: 


  

  我们需要纪念什么 


  

  如果说抢救生命是抗震救灾战役中的最经典画面,那么灾后重建则是抗震救灾战役中的最持久攻坚;博物馆等是对灾难、对人民最典型最凝练的纪念形式,是怀念的载体,是灾难人文的心脏,是纪念公园中的标志性建筑,那么重建的和谐家园则是最丰富、最本质的纪念内容,是生存的延续、是生命哀悼的化身、是永恒的纪念花园——纪念是生存灵魂的部分,发展是永恒纪念的象征! 


  

  第一部分:价值引导行为——我们需要纪念 


  

  其一,尊重逝者,寄托哀思。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面对众多生灵的非正常遭遇,不光是遇难者的亲属,对于大家来说,只要有人类良知的人都感同身受、同样悲切。为伤者泣涕,为逝者哀号。 


  

  其二,记住抗灾事件,并学会感恩。以前“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我们打了一场局部人民战争;如今为了灾区千万同胞,更是举国上下,包括国际人道主义的参与,一起进行抗震救灾活动。政府、军队、公安、消防、医院、传媒、广大群众、社会各界无不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灾难无情、人间有爱——这是一种大爱,一种最最质朴、最最有效、最最让人永远感恩的爱。适逢奥运火炬传递,除了传递着团结、和谐、梦想与激情,也是在传递着爱。 


  

  学会感恩。还记得那个刚被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孩子,用心举起了手,给救援的战士们行了一个特别的军礼。类似的还很多很多,像救灾当中,很多英雄人物都是唐山大地震中的孤儿,可他们的心却与人民联系的更加紧密。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