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马克思、福柯、伯尔曼与我

马克思、福柯、伯尔曼与我


郑小窗


【全文】
  
  低调的历史骨架 

  
  最近在读福柯和伯尔曼的著作,再算上对咱们中国学生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的马克思,我忽然打算把这三人的理论作一个梳理。这三个人都是研究社会变迁的,用更大众的话说就是历史。那就来看看他们的历史观吧。 

  
  大家读了有不少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了吧。知道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吗?一言以蔽之,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中存在的矛盾运动所导致的:基本矛盾决定方向、次要矛盾决定形态。年轻的时候(相对现在而言),我特别排斥马克思主义,不单单是基于少年人对反复强制灌输知识的逆反心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革命导师的历史观太没有激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靠,我这样的精英往哪儿摆。(现在我发现我成熟了,于是我给成熟下了个定义:成熟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哪怕他也许很难改变;接受不可改变的,也许改变他看似轻而易举或者充满诱惑。) 

  
  社会中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这对矛盾的内涵在唯物史观中被归纳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观点无论东西方都有很多人觉得难以接受,无论是平民还是学者、专家。这其中就包括了标题上的那个伯尔曼。为什么呢?这大抵是因为与常识相悖。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变化万千,怎么它就被决定了呢。要想认识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我们有必要先认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一切骨架性的起支柱作用的东西都是平凡的,只有那些表层的西才会显得绚丽多姿。凡是对事物起支撑作用的,都必须符合两个标准:一是能承压,而是能持久。而要符合这两个标准就必须工整、朴实。(小时候我听人们说什么金字塔或是别的什么文物是外星人的遗迹。我就想外星人为什么不留下那种一看就知道是高科技的东西呢。后来才领悟到一个常识,越是精密的东西就越容易损毁,只有像金字塔这种大巧不工的东西才能流传千年。如欲了解更多可参见BBC专题《人类消失之后》)越是表面的东西,其发展的随意性就越大,所能够展现的形式也就越为多样。尽管最表层的东西也是重要的,甚至是我们许多时候都在不懈追求的,但无论如何它不能构成历史的内核。当人们被现实的幻像所迷惑的时候,佛祖说话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老马也说话了;然后我忍不住也说话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