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如何避免“上危机的当”?――对积极财政政策立法ZeTeng的审思

如何避免“上危机的当”?――对积极财政政策立法ZeTeng的审思


鲜江临


【全文】
  
  虽然有学者指出金融危机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游戏,但是证明“金融危机策划论”的证据谜底我们很难掌握――如果可以轻易掌握游戏谜底,那么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就变成了小儿科把戏,世界的操纵者也就没有“秘密”可言了。对于游戏操纵者来说,操纵信息是最大秘密,是不可能暴露的。

  
  所谓金融危机,出现在“金砖国家”发育影响发达国家利益的特殊时期,尤其是在中国超速发展的时期。对于世界而言,遏制中国在国际经济、国际政治领域的权力,保持传统强力国家的权力,是一场剧烈斗争。超越意识形态冲突,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崛起对世界资源分配、环境保护构成巨大压力。从正面意义分析,对中国发展进行适度调整,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盖因我们脆弱的地球很难再承受一个消费主义引导的巨大中国。从金融危机爆发时机分析,现阶段调控中国,时机选择较为适当,因为调控过晚可能引起无可挽救的环境灾难。作为中立观察者可发现,敝国发展确实严重地引发了空气与江河破坏、污染和地质灾害的发生,甚直我们有理由相信气候的异常变化,与人类无节制开发活动存在关联。

  
  自从GDP发展模式建构后,我们不知不觉犯了许多严重错误,但是当事人并未正视这些错误,这一点可能只能用“只缘身在庐山中”来作解释。我们的错误,某种意义上又和发达国家生活方式的范式引导有关。在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世界,消费主义正在成为一种人类的毒药,简朴、自然不再是人类的追求,鼓励消费大规模透支劳力和资源,人们的生活在表面上日趋体面。在经济发展较好的社会,我们已经难以发现穿补丁衣裤的人,而这样的情况,在2、3百年前的美国都还十分普遍:我们阅读梭罗们的记叙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过去的美国人也不象现在这样奢华。虽然新任美国总统表示要保护美国的生活方式,我还是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生活方式,值得反思和检讨,第一:以消费主义为引导的生活方式对于环境和劳力保护不利;第二,这一方式树立了一种危险的示范模式,导致发展中国家盲目模仿。 发达国家不反思生活方式,不重塑节俭美德,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而消费主义保持着“鲜活的面目”,甚直拯救经济也通过服用消费主义的毒药,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其实从中国传统智慧里,我们可以发现使用毒药让濒危者起死回生的经验,这根本不是凯恩斯的发明,而是高明中医的惯用手法。这里必须澄清的问题是:1、危险判断是确切的;2、毒药剂量要充分控制。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