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委员长会议制度研究1982-2008》后记
冀业
【全文】
《全国人大委员长会议制度研究1982-2008》后记
机缘巧合,因为实习,本文的大部分文字是在北京国会旧址完成的。作为一名宪法学生,不得不提两句这座现为新华通讯社礼堂的二层小楼。百年来,它不动声色地见证了中华民族追求宪政理想的激荡图景或逆历史潮流的粉墨闹剧:
清宣统二年:设资政院并入驻;
辛亥革命后:改作国会议场,众议院入驻;
1913年:民国第一届国会开幕;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成立宪法起草委员;国会表决“二十一条”无效;首次总统大选,数万“志愿公民”围困议场两天,使袁世凯当选;袁氏解散国会;
1914年:通过《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1915年:国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拥戴袁氏称帝;
1916年:国会一次复会;制宪投票演变为武斗,成为民国史上“大讼案”;
1917年:段祺瑞策动数千“公民请愿团”围攻议场要挟通过対德宣战案以取悦日本,众议院愤而搁置议案;黎元洪以解散国会为条件换得张勋支持,国会被二次解散;后黎被张赶下台,张勋复辟;段平定复辟,但不召集国会,立宪完全停顿;
1922年:曹锟、吴佩孚等毁法之徒迎黎代行大总统;黎召集5年前解散旧国会,国会二次复会;
1923年:黎氏被曹逼迫下台离京;曹锟贿选,当选总统,国会被斥为“猪仔国会”;颁布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与奉系囚曹锟,推翻贿选宪法,国会解散;迎段祺瑞“中华民国临时执政”,议会制度废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