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民族院校环境法教学实务研究

  
  针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自治立法和变通补充立法明显不足的现状,民族院校的环境法课程,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环境资源法的理论,对自己家乡的生态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治或变通补充立法,如针对森林、草原、土地及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特色立法,针对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的特色立法等,以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环境保护实践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环境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纸上谈兵式地闭门教学,只能培养出一些机械照搬法条的呆板学生。这些不具备实践经验的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环境问题,毕业以后自然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欧美国家法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那就是避免形式主义,走务实之路[7]。环境法教学的务实之路首先就是发现环境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环境法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环境破坏严重的地方去现场观察,亲自感受环境被破坏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危害,在掌握详实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出解决的方案。
  
  比如,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们在紫竹院公园开展了一次以“双面打印”为主题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包含具体内容的主题,是因为我们发现“节省资源”、“节约用纸”等空洞的口号,很少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当然也很难真正付诸实施。而之所以针对纸张确定的主题,是因为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我国高等院校里纸张浪费的现象非常突出。不仅仅是办公用纸,学生论文打印过程中造成的纸张浪费也非常严重。由于各种各样的小错误,有的学生一篇论文要反复打印十余次,而且全是单面打印。尽管单面打印过的废纸可以再回收变成再生纸,但制造再生纸的过程又会对环境产生新的污染,所以,我们就将“双面打印”确定为这次活动的主题。
  
  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1公顷,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第119位; 我国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8.6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2.0%,是世界上人均占有 森林蓄积量最低的国家之一。 从分布上来看,我国的森林资源多数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这些地区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所以,节约用纸,减少森林资源的浪费,是我们民族院校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们首先身体力行,从我们环境法课程的教学和考试做起。首先,我们专门找学校打印处老板协商此事,以得到他们的支持;然后,我们又尝试了几种双面打印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同学们,使“双面打印”不再仅仅是口号,而且真正付诸了实施。我们本次环境法期末考试的论文和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使用的所有纸张都是曾经打印过一面的;我们的标语以及其他的所有物品,均是废物再利用;我们是直接徒步走去公园的,从而也节省了乘车的费用,再一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厉行节约。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