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选举的正反功能分析

  

  (二)选举对国家的反功能


  

  1.选举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选举成本


  

  因为选举对外部环境(经济环境、科技发展等)依赖性很强,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选举成本来保证其正常进行。政治是一种交易的过程,是一种政治人物与选民之间,交易选票与政策质量的过程。政治人物如同企业家,选民如同顾客,政治人物销售的商品是政策,凭借政策的顺利售出,政治人物才能赚取利润。为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国家必须对市场(即选举的社会环境)进行有效管理,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对选举的成本投入。因此说,建立民主是需要花钱的,选举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投入的资金及其使用方式。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选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某种默契。科技越发达,选举对其利用率越高,也就意味着国家的投人越多。


  

  2.选举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


  

  虽然选举在很多方面解决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政治难题,但同时它本身的局限性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


  

  (1)很难做到既民主又高效。民主强调多数人参与,但更多人的参与就降低了决策的效率。现代西方的选举民主中,公平民主的选举使少数民众代表进入国会,也就是说增强了国会的民主性,但同时,国会决策的效率质量也就下降了。在国会与总统不同时选举的国家,可能使二者被不同的党派所操纵,使政治摩擦习以为常,也就降低了国家决策的效率。如何在民主与高效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证全民的参与,又能保证决策的高效,看似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2)对选举的崇拜将会带来民主政治的庸俗化。不可否认,现代民主政治以选举为基础,但是,如果仅仅把民主简化为选举,把选举简化为选票,把选票简化为多数决定,那么民主政治就会被简化为投票的统计学。这种民主政治的简约主义将会导致民主的异化。在拼选举的情况下,民主的工具意义大于民主的价值意义。这就使选举发生了扭曲,带来民主政治的庸俗化和金钱化。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容纳选举的成分,就很难获得统治的合法性。


  

  (3)选举可能使民主政治陷入困境。选举结果除了我们所追求的“善局”之外,还可能会产生“难局”,即在选举结果上舆论不一致,是选举未能实现或未能完全实现其目标的局面。难局分为无法局、违法局、僵局、困局。但无论哪种难局的出现,却都是民意与法律之间有了矛盾{7}。这不是耸人听闻的杜撰,而是真实地发生在实行选举民主的国家的事实,引起了人们对于选举本身的反思。


  

  可见,选举并不是解决民主政治所有难题的灵丹妙药,它也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所以,我们既不能认为选举在社会发展中可有可无,也不能认为选举是万能的。


  

  三、对彰显选举正功能、削减选举反功能的思考


  

  选举的功能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正反功能是相符相称的。这就使得我们在期望能使选举正功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的同时,必须接受选举带来的反功能。为此,从实现民主政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一主旨出发,如何彰显选举的正功能、削减选举的反功能也就成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对此,主要应从完善选举技术和为选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两方面人手加以研究。


  

  选举的技术包括划分选区、选民登记、选票的设计、提名推荐候选人、投票体制、选票计算、确认选举有效等。从选举技术的演变来看,它直接反映了民主的实现程度及其发展。而选举正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选举技术的逐渐完善,选举反功能的显现多是由于选举技术本身的缺陷所致。所以,我们可以说,选举的技术问题确确实实对选举乃至民主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选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国家实现选举功能的可能性,而能够有效地将选举技术运用于政治实践,还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为选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使选举与环境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更好彰显选举的正功能,削减其反功能。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