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热点与探索
2006年国际经济合作进程中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也围绕着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展开和深入。
(一)WIO面临的新问题
WTO这一多边贸易体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着至为重要的作用。然而,2006年对于WTO来说,发展并不顺利,这不仅表现在成员方间贸易摩擦加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多哈回合的谈判陷于僵局,不得不中止。
1.多哈回合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2001年11月开始启动的WT0多哈回合谈判历经了5年的艰难历程。2004年对谈判议题作了较大调整,主要集中在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WTO规则、贸易与环境等问题上。经过近两年的谈判,虽在某些问题上取得一些进展,但在农业补贴和关税减让这一核心问题上由于主要的谈判方难以取得进展而不得不于2006年7月24日宣布“多哈回合谈判进程中止”。[1]
对于多哈回合谈判有关议题,例如在服务贸易、区域贸易协定、知识产权等领域,有论著对其所涉及的问题及中国的态度与对策作了较深入的研究,[2]还有的论著对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与对策也进行了讨论和分析。[3]这些著述无疑有助于我们研究和把握多哈回合谈判的有关法律问题。
多哈回合作为一个“发展回合”,就要坚持以促进发展为主旨,着力解决大多数发展中成员所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还应进一步深入分析多哈回合陷于困境的深层次原因,从“发展”的角度对有关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以及服务贸易等谈判领域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其影响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为努力制定有利于发展中成员方的发展的规则,促进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对策和依据。
2.贸易摩擦及贸易救济法律问题
贸易摩擦是2006年我国面临的挑战之一。一些国家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事件仍然频繁发生,例如,欧盟继3月对我国7家中国彩电出口商恢复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之后,又从10月7日起对中国、越南产皮鞋征收正式反倾销税,该案所涉企业数量超过200家,是欧盟成立十年来经手的最大一起反倾销案。与此同时,2006年11月20日美国商务部发表公告,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平张涂布纸(Coated Free Sheet Paper)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电风扇和螺母案以来,美国首次发起对中国反补贴调查,有可能成为首例在保持涉案企业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同时发起反补贴调查。对中国来说,今后可能面临来自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重挑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