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理念并不是学术时髦的标签,不能在研究中随意标挂、生硬添加,研究路径的选取与方法的适用都要强调科学性,惟有坚持科学性,经济法理念的内在性、宏观性与应然性才能被有效挖掘。
柏拉图在谈到理念时说,理念构成的是有异于显现于外的现实世界的模型世界。经济法的理念,构筑的是经济法的模型世界。因此,对理念的关照,是一种具有宏观性的研究方法,它对于摒开经济法一些零星的表面浮碎的现象,避免感性的浅层认知,全面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本质大有裨益。回溯经济法理念研究的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每个探索者都能以一个学人的沉静与下潜姿势,不浮嚣于表面争论,不把玩文字技巧,共同为经济法模型世界的构建努力。
【作者简介】
金励(1974 - ) ,女,西南政法大学经济贸易法学院讲师,韩国东亚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注释】 刘瑞复.新经济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27.
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209- 211.
王保树.商法的改革与变动的经济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20.
王家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讲座.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17- 18.
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 1996,(5):66- 69.
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法商研究,1998,(3):31- 35
王保树.经济法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82- 83.
管斌,崔征,康健.第十一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法商研究,2004,(2):139-140.
常健.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现代法学,2005,(6):18.
董延林.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求是学刊,2001,(1):66-67
徐孟洲、谢增毅.一部颇具经济法理念的
产品质量法—兼评我国的修改.法学家,2001,(5):60- 65
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法商研究,1998,(3):31- 35
董延林.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求是学刊,2001,(1):66-69.
高小勇.论经济法理念的含义及其独立性.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23- 25
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的法理念辨析——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研究之视角.理论与改革,2005,(3):129-132.
昝淑珍.论经济法理念缺失与对策.政治与法律,2003,(5):90- 101
姜方利.经济法理念若干问题探讨.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 34.
刘水林.区域协调发展观下的经济法理念.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33- 35.
朱卿,吴志刚.新论经济法理念.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2):46- 47.
姜方利.经济法理念若干问题探讨.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 34.
张守文.新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中国法学,2000,(5):56- 57.
陈乃新.经济法理性论纲——以剩余价值法权化为中心.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45- 160.
曹泮天.论现代经济法的均衡理念——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6):27- 30.
朱红彦.论经济法的社会和谐理念.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6):90- 93.
许石慧.经济法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探析——兼谈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理念. 理论界,2007,(11):152- 154.
常健.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现代法学,2005,(6):18- 24.
王福波.论经济法理念对儒家精神的传承.重庆社会科学,2007,(4):88-90.
陈运华.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河北法学,2002,(3):41- 42.
单飞跃.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41- 146.
朱大旗,邱潮斌.经济法理念下的科学发展观.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17- 123.
吕志祥、张馨予.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5):50-54.
王刚.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重构政法论丛,2004,(3):70-71.
肖辉.和谐社会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与重构党史博采,2008,(3):22-24.
刘普生.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法商研究,1998,(6):20.
张守文. 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中国法学,2000,(5):56-57.
李昌麒. 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角.中国法学,2004,(2):83-84.
刘映春.从农民减负看均衡和谐发展的经济法理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 ,(6):84- 87.
李长健,辛晨.我国“民工荒”问题的经济法研究 .桂海论丛,2007,(7):83-84.
徐孟洲,谢增毅.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现代法学,2005(4):122-127;徐孟洲,叶姗.经营者论:基于经济法规范与原理的分析.现代法学,2007,(5):89-95.
蒋悟真.传承与超越: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以若干经济法律为视角.法商研究,2007,(4):85-86.
刘水林.区域协调发展观下的经济法理念.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33- 35.
赵力.经济法基本理念对未来中国西部反贫困的制度设计.法制与经济,2008,(6):127- 128.
李勇.论经济法理念在信托业监管中的引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424-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