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两者仅仅解决了一个人自己一生的问题,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即,生命的延续,种族的繁衍;因此,有了性,以性为媒介贯通生命的生生不息。根据费孝通的观点,生育就是一件得不偿失、损己利人的事情[3]。但是,人类曾经是、以后仍将会孜孜不倦并且非常出色地从事这一行为与活动,除了费孝通讲述的理由(比如说种族的延续)外,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原委就在于一个人的子孙无论如何都继承了自己的一部分基因:一般来说,从基因图谱看,一位男性为XY,女性为XX。当一位男性与女性结合时,如果生育一位男性,就只能由母亲提供一个X,父亲提供一个Y;生育一位女性的话,则父母两人各提供一个X。换句话来说,无论生育男女,都是由父母各提供一半;因此,子女就是自己的一种“变相”长生不老。这也理解了为什么任何生物总是在千方百计地扩张自己的种族,一只蚁后可以在一天内生育上万只的小蚂蚁,以保障整个族群的存在与繁衍。
简而言之,人的三大基本关系可以这样叙述,生死(有了生)→①财产:生存意义上的,维持自己,解决之后;②性:发展(作为自己的、人类的发展)、基因发展,而“长生不老”——这些是人类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无论如何都是我们思考的出发点。
三
当人类赤手空拳的在地球上生活之时,与动物界其他很多动物比较,比如说狮子、老虎等处于弱势,要生存下去就必须结合与团结在一起,以增强力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仅仅因为这样的话,我们的结合没有必要如此紧密与复杂,完全可以斑马一样采取一种松散式的结合。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类的成长周期(即一个具体的人成长为可以独立维持自己存在的成长时期,简单地说就是成长为一个劳动力)与从衰老到死亡的时间不同于其他动物。与其他动物相比较,人类成长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前现代时期,一个劳动力的形成至少在10岁以后,在之前,劳动能力越小,在3岁以前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完全在父母襁褓之中,或许中国传统的孩子为父母守三年孝就是对此的折射。在近现代时期,一个人要成长为劳动力,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长大,还需要技术、职业的培训,使得人的成长周期增长到20岁左右,即大致需要达到大学学历的水平。前面所指的时代,可称之为以力支持的英雄时代,后面可称之为技术与知识的时代。在另一方面,与动物相比较,人类劳动力市场上隐退之后,直到逝世,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任何人在上述两个时期内无法独自生存,要生存于地球上,即维持一个具体人的生命、财产以及人类种族的繁衍,就必须结合,团结在一起,以形成对抗自然世界的强大力量;不仅仅如此,在一个人一生的其他时期,也需要这样的团结。而且不仅仅是团结而且必须是紧密的团结。简单地说,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就是维持最为基础的生命、财产与性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在结合的基础之上,而且必须是紧密的结合与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