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健康情况。调查显示,58.8%的老年犯认为自身健康,18.5%表示自己偶有小病,22.7%认为自己身体较差。相对而言,55.1%的女性老年犯认为自身有病,而男性老年犯只有35.5%。老年犯患病主要为慢性病,具体表现为:高血压的占63%,冠心病的占25.6%,关节炎的占22.3%,腰椎间盘突出和坐骨神经痛的占20.6%及老慢支的占18.1%。同时,调查显示,87.4%的老年犯认为自己心理健康情况较好,8.9%的人认为自己有心理障碍,3.7%的人认为自己有精神疾病。
8.原判刑期及余刑情况。调查显示,老年犯的原判刑期分布情况是:10~15年居多(35.2%),无期、死缓次之(23.7%),5~10年(含10年)第三(20.3%)。老年犯原判刑期在10年以上的占到65.7%,这表明老年犯中重刑犯居多。此外,老年犯中余刑在5年之内的占43.44%,6~10年的占到31.6%,11~15年占到14.9%,16年以上的占2.6%,无期的占7.5%。74%的人余刑在10年以内。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老年犯入狱时长与原判刑期在0.01水平上有显著相关,且其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662。即判刑年代越早的人,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所判刑期越长。
9.认罪伏法。调查显示,52.6%的老年犯认为法院判决与自身罪行相当,43.9%的人认为判刑较重或过重,只有3.5%的人认为判得较轻。
10.改造信心程度较高。调查显示,73.7%的人表示对完成改造很有信心,20.7%的人表示“一般”,信心不足的只有5.6%。同时,85.7%的人表示自己出狱后不会重犯。这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犯集中关押改造后,改造信心程度相对较高。
(二)犯罪特点
1.单独犯罪居多。调查显示,老年犯(65.4%)大多为单独犯罪,但两人共同犯罪(19.4%)和三人以上团伙犯罪(15.2%)也不鲜见。
2.经济犯罪居多,但暴力、攻击性倾向不明显。调查显示,老年犯犯罪以诈骗(39.9%)、职务犯罪(19.3%)为主。在毒品犯罪方面,女性老年犯比例(14.5%)比男性老年犯的(5.3%)高。破坏经济秩序方面,女性老年犯比例(11.6%)也比男性老年犯(5.3%)高。男性老年犯杀人(10.7%)、强奸、奸幼(10.7%)的比例都分别比女性老年犯的(4.3%)、(1.4%)高。相对青年人犯罪,老年犯从事盗窃、抢劫、伤害的比例较低,只占犯罪比例的1.6%。这是因为,进入老年期后,由于不同程度的生理疾病的存在,使老年人存在着运动障碍,这些决定了老年人所实施的抢劫、杀人等暴力型犯罪较少,他们往往采取教唆、诱骗、包庇等具有智能性、隐蔽性和间接性的犯罪手段。
3.犯罪动机多样化。调查显示,老年犯认为自己犯罪是出于“一时冲动”的占31.1%,认为“不是违法行为,不会有代价”的占20.2%,“不顾后果”的占16.4%,抱侥幸心理的占22.6%,但认为“说不清楚”的占到57.5%。
4.初次犯罪多,退休前后案发较高。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犯为初次入狱,比例占76.6%(其中也包括少数自然老化的罪犯),犯罪年龄靠近离退休前夕。第一次犯罪年龄大都集中在51~60岁(42.7%),其次为41~50岁(21.9%),再次为61~70岁(15.6%)。入狱年龄在51~60岁的占49.15%,61~70岁的占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