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社会建设和社会法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社会法的发展应该着力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为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第一,在教育领域,我国已经建立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的基本法律制度,当前的重点是如何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同时要平衡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教育行政机关依法监管的关系,改善教育主管机关监管的内容和方式。第二,在劳动就业领域,政府应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要求,积极扩大就业,加强劳动培训,完善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及时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劳动合同法》已开始实施,当前的重点是通过实施条例或司法解释,限制用人单位规避法律的行为。第三,在社会保障领域,应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明确社会保险的法律关系,完善社会保险的纠纷解决机制,使社会保险由主要依靠政策调整向主要依靠法律调整转变。当前应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住房保障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应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从房屋的审批和建造、住房保障的范围和标准、房屋的归属和流转、承租人和业主的权利义务进行全方位的法律规范,保障住房的公平。第四,在医疗卫生领域,应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明确不同性质医院的法律义务,健全保障患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的法律,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食品药品监管的法律并加强行政机关的监管,及时出台《食品安全法》。第五,在分配制度改革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应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公平竞争法律和税收法律制度,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及其实施机制。第六,在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方面,目前应完善纠纷解决制度,通过法律的程序解决目前突出的房屋拆迁、农村征地、集体劳动争议等群体性纠纷,使公民的权利诉求尽量通过司法程序得到解决。社会管理应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既要维护社会秩序,也应充分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在维护社会治安的同时,应增强法治观念,改善执法程序,完善对违法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制度。


  

  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有赖于整个法律系统的推进和保障,但社会法将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只有通过社会法的完善,才能使社会建设获得制度的支撑,使社会建设有序化、系统化。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社会法的完善,确认和维护公民的社会权利,才能使社会建设不仅成为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也使公民真正能享有社会建设所带来的权益,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成为公民法律上的权利诉求。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