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我国跨境税收行政合作制度的深化拓展

  

  协定范本第26条规定了最大限度内进行税收信息交换的内容,但是它并没有赋予缔约国完全自由地获取税收信息的权力。第26条宽泛的规定,使法国并不能全面了解境外税收信息,因此,许多法国税收居民利用国际税收信息的不对称,进行疯狂的逃税行为,而其产生的恶果在金融危机后便充分暴露出来。在2009年4月2日G20伦敦峰会召开后,为了加强对国际避税地的税收监管,完善对海外资本的监控,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会议要求国际避税地国家和地区,按照国际税收信息交换的透明度原则签订税收信息交换协议,履行公开税收信息的义务。截至2009年9月22日,法国财政部已与安道尔、圣马力诺和列支敦士登签订了专项税收信息交换协定。正在谈签的国家和地区还有直布罗陀、开曼、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7]


  

  (二)跨境税收条约


  

  根据经合组织协定范本第26条的规定,税收信息交换是在国家税收主管当局之间进行的,即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的交换合作。然而,为了提高税收信息交换的效率,方便准确查实纳税人的域外税收信息,法国变革了这一传统的税收行政合作的方式,将税收信息交换的主体由原来的中央税收主管部门扩大到了一些边境城市的地方税务机关。1997年欧盟成员国地方税务机关之间就已经开始采用这种直接联系的方式收集情报。例如2001年10月18日在法国与德国间签订的有关信息交换的协议。[8]这些跨境条约使得信息可以通过国家主管机关所委托的代表实现。


  

  法国和西班牙也在2004年4月1日签订了类似的条约,主要是直接税和增值税方面的。它涉及的区域包括西班牙边境地区的税务中心以及南比利牛斯山区的跨地区税务监察中心还有卡塔罗尼和阿拉贡地区的税务机构。法国和比利时在2006年6月23日签订的条约也是关于增值税和直接税上的信息直接交换的,主要是法国与比利时边境地区的税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


  

  (三)对法国国际税收协定的评价


  

  欧共体建立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法国同边境城市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边境贸易愈加繁荣,这同时给跨境的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然而,法国所签订的税收协定都参照了经合组织协定范本,该范本第26条规定缔约国双方主管当局是负有交换税收信息的责任主体。这种程序繁琐,耗时较大的交换方式用于信息需求量比较大的边境城市,有很大的弊端,给税收行政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适应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情况,应对跨境涉税犯罪案件的新挑战,一种专门针对于边境城市税收信息交换工作的跨境税收协定就应运而生了。这种跨境税收协定是对双边税收协定的一种有力的补充,它突破了双边协定中需要由基层税务局层层向税收主管当局上报的繁琐程序。对于税收信息需求量较大的边境城市,这种方式是一种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