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美国证据法的价值基础

  

  龙卫球:对于今天讲座的主题,我也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原本期望的是一些证据法基本原理的交代,而没想到会涉及这么多具体的证据法知识。我感到,在中国对法治的理解,对证据法的理解还是受到忽视了。法律一定要把证据法包含在其中,才能找到一个更完整的法律精髓。在过去法治是不健全的,例如,使用刑讯逼供方式取得证据,而美国不得自证其罪。法治文明的区别在何处?我国在革命年代,群众的控诉就是证据。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保生教授的讲座,最精华之处是对价值的追问,追问不是简化而是见其复杂的构成,多元价值的排序。运龙教授对此做了充分的肯定。真正要把价值基础清晰地描述出来,工作还是非常艰巨的,Balancing Test是不像学者研究出来的那么简洁。有时一只蚂蚁就可以把大树撞到。整个晚上我所听到的最痛快的是,过去我们把证据法看成是一个查明真相的工具,但今晚我发现,证据法可能是一个维护宪政的、保护自由平等的手段。它对司法是一个很重要的限制。西方的文明和中国的是有很大差别的。证据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限制权力的,今晚我作为一个主持人感到很受益。


【作者简介】
张保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满运龙,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龙卫球,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注释】《加利福尼亚州证据法典》制定于1965年,它对7年后《联邦证据规则》的起草产生了极大影响。
参见赵小锁:《中国法官额度探讨》,载人民网《人民论坛》(2005年第10期),http : //theory. people. com.cn/GB /49150/49153/3774780.html。
中新社北京2006年7月10日电: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于宁今天在此间说,截止目前,中国律师队伍从业人员已达15.3万人,律师事务所1.2万家。见《中国律师从业人员达15.3万 将立法保障律师权利》,中国发展门户网www.chinagate.com.cn, 2007年2月27日。
罗纳德·J.艾伦等著:《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第3版),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满运龙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罗纳德·J.艾伦:《刑事诉讼的法理和政治基础》,200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演讲。
罗纳德·J.艾伦:《刑事诉讼的法理和政治基础》。
参见达马斯卡著:《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等译,何家弘审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塞耶的观点,参见达马斯卡著:《漂移的证据法》,第2页。
威格莫尔说:“滥用和幼稚总是与交叉盘问联系在一起”并不能掩盖其价值。“至少从某种意义上,它取代了我们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刑讯制度……不容怀疑的是,它仍然是我们曾经发明的揭示事实真相之最伟大的法律引擎。”约翰·亨利·威格莫尔:《论普通法审判中的证据制度》John Henry Wigmore,A Treatise on the System ofEvidence in Trials at Common Law 1697,(1904)。
戴维·伯格兰:《证据法的价值分析》,张保生、郑林涛译,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3期,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
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第349页。
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第349-350页。
罗纳德·J.艾伦等著:《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第3版),第49页(引论)。
参见罗纳德·J.艾伦等著:《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第3版),第1014页。
参见罗纳德·J.艾伦等著:《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第3版),第968页。
参见罗纳德。J.艾伦等著:《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第3版),第1026页。
参见戴维·伯格兰:《证据法的价值分析》。
参见罗纳德·J.艾伦:《刑事诉讼的法理和政治基础》。
参见罗纳德·J.艾伦等著:《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第3版),第290页。
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