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危机问题的需要
目前的经济危机之根源还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两个根源:(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表现为:次贷危机的实质是把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通过降低满足需求的门槛,包装成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对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来说,是杀鸡取卵,实际上降低了未来的社会需求,而且使整个社会的信用大大降低。把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包装成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本身就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表面上是监管不力造成的,实际上恰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矛盾的体现。
承认社会整体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是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危机问题的基础。唯此,才能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根源(二)来说,承认社会整体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意味着社会是一切自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所有人。使用社会的自然资源和信息资源,必须向社会支付对价,而且生产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和组织。这样,就有效抑制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并使之不再盲目。承认社会整体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还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收益以及社会出卖自然资源的收益在补偿部分环境成本[9]后,要向全体社会成员平均分配。这就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可见,承认社会整体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一方面有效抑制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并使之服从社会的需要和组织,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而,可以保障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有效地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第二个根源。就根源(一)来说,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不是无法根除的。本文第五节《政府对可财产性信息生产、流通和分配进行科学干预》中将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各国经济大致由两部分构成:受宏观计划指导的自由市场经济和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的自由宏观计划经济。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这是一个社会计划机制与市场经济机制完美结合的机制。这一机制的基础就是社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存在,因之,社会取代了国家,成为社会计划机制的主体,把国家从计划经济的主体降为主体的代理人。这一机制完全克服了国家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1、国家作为计划经济主体的越位及其危害。2、国家计划机制与市场经济机制之间内在的对立性。[10]等等。由于它实现了社会计划机制与市场经济机制的完美结合,因而,可以有效地消除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综之,承认社会整体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是消除经济危机两个根源的基础,是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危机问题的基础。
五、是解决环保问题的基础
承认社会整体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还是解决环保问题的基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人们行使自己权利的行为,但是,这一行为产生的环境破坏的危害以及环境治理的成本却主要是由社会承担的。社会是环保的主要义务主体。按照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要让社会成为环保的主要义务主体,就必须让社会成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权利人,否则,环保问题和环境破坏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有必要承认社会整体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
第三节、物权的来源、本质和客体以及物之交易的法学机理
一、物权的来源
人所以能取得物权,是因为他首先证明了把自己的劳动与自然资源相结合不是自然资源的浪费,并且已经向自然资源权利人——社会的代理人——国家支付了对价(例外是对国家处分自然资源收益的人均化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的无偿分配),通过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契约,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财产权人那里取得了对特定自然资源(属于社会财产)的支配权。同时,他把自己的劳动注入其中,使社会财产成为私人可以依法自由支配的社会财产,从而取得了财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