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苔肥:5至6月黄花菜正值抽苔结蕾时,每公顷施过磷酸钙550至650 kg。
3. 采收:时间为6至7月份;采收标准为花蕾顶部呈浅黄色或黄褐色,饱满花瓣上纵沟明显,花蕾刚咧嘴始开而未开时。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1. 工艺流程:原料→蒸制→晾晒→分级→贮存。
2. 关键工艺控制:
(1)原料分级:采摘的黄花菜除去杂质异物,将色泽浅黄或金黄质地新鲜、身条均匀粗壮的黄花菜与劣质黄花菜(大小不均、花蕾已开)等级分开,随后进行当天蒸制。
(2)蒸制:采用竹制或木制的笼屉(或筐),容器不得使用金属容器;蒸制时间:根据容器的大小和装载容器适时掌握,一般40至90分钟。蒸至到由黄变淡黄色,用手捏住柄花蕾稍下垂即可。蒸好的黄花菜须在蒸笼里让其自然冷却。
(3)晾晒:将蒸馏后的黄花菜均匀撒在晾晒台面上,或装入烘干炉内,晾晒厚度一般为≤2cm左右。一般水分含量为13%至15%。
(4)储存:选择清洁、干燥、通风的库房,不得与有毒有异味的物质混合存放。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大荔黄花菜色泽呈黄褐色、肉厚、弹性佳、耐浸泡,食之清香爽滑。
2. 理化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水分,(%)
| ≤15
|
粗纤维,(%)
| ≤9.5
|
脂肪,(%)
| ≥1.3
|
总糖,(%)
| ≥38
|
条长,(cm)
| ≥8
|
青、油条、开花,(%)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