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面向在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学科领域举办,原则上每个一级学科每年举办一个;邀请海内外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开设相关课程、介绍学术发展动态,引领研究生开阔视野,启发科研思路。
三、学术交流平台的组织管理
学术交流平台按“总体规划、专家评审、周期轮换”的原则实施。
(一)组织管理。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学术交流平台项目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日常管理,下达年度项目执行方案及项目任务书,负责落实项目资助经费。
(二)项目评审。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学科发展规划及学科特点,制订项目实施5年总体规划,对项目申请单位的立项申请进行评审。
(三)承办条件。项目承办单位以高水平大学为主,其学科应具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人文社科基地等。
(四)办学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积极支持、鼓励并选拔优秀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严谨治学的学术精神;项目承办单位应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和条件,保证招收一定数量的西部地区研究生,并提供相应优惠条件。
(五)经费。国家设立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参加学术交流的研究生,包括聘请专家、为研究生提供免费住宿、伙食补贴以及免费教材、讲义等学习资料。经费使用及监督须按照国家财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四、其他事项
(一)为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包括对参加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生,可在完成教学要求下计入相应学分;对参加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的学生,可算作相应的学术、科研活动等。
(二)在举办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过程中,重视聘请海外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讲学等,鼓励邀请海外研究生参加有关学术交流活动。
(三)通过实施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学术交流项目,逐渐形成覆盖一级学科领域的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优秀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四)自2010年,按照《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项目实施办法》(见附件)进行项目申请、评审、执行。2010年底,教育部下达2011-2015年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总体项目。有关申报事宜,将另文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