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2
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水量供需分析、经济评价、建后管护及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表
项目名称: 项目所在地:
指标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一、水量供需分析 | | | 频率北方采用50%,南方采用75% |
1、灌区水源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 万立方米 | | |
其中:(1)地表水(含过境水) | 万立方米 | | |
(2)地下水 | 万立方米 | | |
2、灌区工程现状供水能力 | 万立方米 | | |
其中:(1)地表水(含过境水) | 万立方米 | | |
(2)地下水 | 万立方米 | | |
3、灌区现状需水量 | 万立方米 | | |
其中:(1)灌溉 | 万立方米 | | |
(2)工业 | 万立方米 | | |
(3)生活 | 万立方米 | | |
(4)生态环境 | 万立方米 | | |
(5)其他 | 万立方米 | | |
4、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平衡 | 万立方米 | | 供水能力减需水量 |
5、项目建成后或设计水平年供水能力 | 万立方米 | | |
其中:(1)地表水(含过境水) | 万立方米 | | |
(2)地下水 | 万立方米 | | |
6、项目建成后或设计水平年需水量 | 万立方米 | | |
其中:(1)灌溉 | 万立方米 | | |
(2)工业 | 万立方米 | | |
(3)生活 | 万立方米 | | |
(4)生态环境 | 万立方米 | | |
(5)其他 | 万立方米 | | |
7、项目建成后水量供需平衡 | 万立方米 | | 供水能力减需水量,不应为负值 |
二、经济评价 | | | |
1、经济内部收益率 | % | | 应大于8% |
2、经济效益费用比 | | | 应大于1 |
3、经济净现值 | 万元 | | 应大于0 |
4、单位面积投资 | 元/亩 | | 改善灌溉面积按70%折算面积 |
5、核定成本水价 | 元/立方米 | | 折合亩均水价 |
6、年均收取水费(预计) | 万元 | | |
三、建后管护及管理体制改革 | | | |
1、建后管护人员(计划) | 人 | | 其中技术人员(计划) |
2、新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计划) | 个 | | |
3、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灌溉面积(计划) | 万亩 | | |
附表3
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任务、投资、效益计划表
项目名称: 项目所在地:
指标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单项费用(万元) | 备注 |
一、项目建设任务 | 1、项目建设内容 | (1)干支渠(沟)开挖疏浚 | 条/公里 | / | | 注明流量 |
(2)干支渠道衬砌防渗 | 条/公里 | / | | 注明流量 |
(3)农桥、涵洞 | 座(处) | | | 注明农桥、涵洞数 |
(4)水闸 | 座 | | | |
(5)隧洞 | 处/米 | / | | |
(6)渡槽 | 座/米 | / | | |
(7)倒虹吸管 | 处/米 | / | | |
(8)输水管道、暗渠 | 条/公里 | / | | |
(9)水源及渠首工程 | 座(处) | | | 注明蓄水能力 |
(10)泵站 | 座 | | | 注明装机台数和容量 |
(11)配套输变电工程 | 公里 | | | |
(12)工程管护设施 | 处/平方米 | / | | |
(13)量水设施设备及信息系统 | 处 | | | 注明设备台套数 |
(14)施工临时工程 | 万元 | | | 约为永久建安工程费的3-4% |
(15)环保土保工程及其他工程 | 万元 | | | 注明具体工程 |
2、主要工程量 | (1)土方开挖回填量 | 万立方米 | | |
(2)石方开挖砌筑量 | 万立方米 | | |
(3)混凝土浇筑量 | 万立方米 | | 注明水泥、钢筋用量 |
(4)土工膜布铺设量 | 万平方米 | | |
二、项目费用构成及资金来源 | 1、项目总费用(总投资) | 万元 | | |
2、费用构成 | (1)建筑及安装工程费 | 万元 | | 等于各单项建设内容费用之和 |
(2)勘测设计费 | 万元 | | 约为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3% |
(3)建设管理费(含监理费) | 万元 | | 约为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3.5% |
(4)不可预见费(基本预备费) | 万元 | | 约为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5% |
3、资金来源 | (1)中央财政资金 | 万元 | | |
(2)地方财政资金 | 万元 | | 注明省、地、县各级财政资金数 |
(3)地方水利资金 | 万元 | | 注明各级水利及灌区管理单位资金数 |
(4)其他资金 | 万元 | | 受益乡镇、农村集体等筹集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10% |
三、项目效益 |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1)新增(含恢复)灌溉面积 | 万亩 | | |
(2)改善灌溉面积 | 万亩 | | |
(3)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 万亩 | | |
(4)新增、改善排涝面积 | 万亩 | | |
(5)年增供水能力 | 万立方米 | | |
(6)年增节水能力 | 万立方米 | | |
(7)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 绝对值 | | 由 提高到 |
2、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 | (1)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 万公斤 | | 注明新增灌面、改善灌面分别亩均增产能力 |
(2)新增棉花生产能力 | 万公斤 | | 注明新增灌面、改善灌面分别亩均增产能力 |
(3)新增油料生产能力 | 万公斤 | | 注明新增灌面、改善灌面分别亩均增产能力 |
(4)新增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 | 万公斤 | | 注明农产品种类 |
(5)新增产值 | 万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