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住院第3-5天
| 住院第6-21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上级医师查房
□ 复查血常规
□ 观察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
□ 根据体检、骨髓检查结果和既往资料,进行鉴别诊断和确定诊断
□ 根据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判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 开始治疗
□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 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并对症处理,完成病程记录
| □ 上级医师查房,注意病情变化
□ 住院医师完成病历书写
□ 复查血常规
□ 注意观察体温、血压、体重等
□ 成分输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必要时)
□ 造血生长因子(必要时)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视情况可第二天起开始治疗):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
□ 复查血生化、电解质
□ 输血医嘱(有指征时)
□ 对症支持
□ 其他医嘱
□ CAG方案:ACR 7-12mg/m2,d1-8;Ara-C 10mg-15/m2/次,q12h,d1-14;G-CSF 200μg/(m2·d),d1-14。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ANC)>5×109/L或白细胞(WBC)>20×109/L时,G-CSF暂停或减量
□ HAG方案:HHT 2mg/d, d1-8;Ara-C 10-15mg/m2/次,q12h,d1-14;G-CSF 200μg/(m2·d),第1-14天。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ANC)>5×109/L或白细胞(WBC)>20×109/L时,G-CSF暂停或减量
□ DA:DNR 45mg/m2/天×3天;Ara-C 100mg/m2/天×7天
□ HA:HHT 2 mg/m2/天×7天;Ara-C 100 mg/m2/天×7天
□ IA:Idr 8mg/m2/天×3天; Ara-C 10 mg/m2/天×7天
□ 去甲基化药物
□ 地西他滨,20mg/(m2·d),静脉输注,第1-5天。
□ 沙利度胺:100 mg/天
| 长期医嘱:
□ 洁净饮食
□ 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必要时)
□ 其它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尿、便常规
□ 血生化、电解质
□ 输血医嘱(必要时)
□ G-CSF 5μg/(Kg?d)(必要时)
□ 影像学检查(必要)
□ 病原微生物培养(必要时)
□ 血培养(高热时)
□ 静脉插管维护、换药
□ 骨穿(可选)
□ 骨髓形态学(可选)
□ 其它医嘱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化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
| □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化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
医师
签名
| |
|
时间
| 住院第22-29天
| 住院第30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根据血常规情况,决定复查骨穿
|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洁净饮食
□ 停抗生素(根据体温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
□ 其它医嘱
临时医嘱:
□骨穿
□骨髓形态学、微小残留病检测
□血、尿、便常规
□HLA配型(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者)
□G-CSF 5μg/(Kg?d)(必要时)
□输血医嘱(必要时)
□其它医嘱
|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定期门诊随访
□ 监测血常规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
医师
签名
| |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ICD-C92.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08)。
1.慢性期。
(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脾大等症状。
(2)血象:白细胞计数增多,主要为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5%-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0%。
(4)细胞或分子遗传学:有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