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_ h1
y ∑ y
∧ h1 i=1 hli
其中Rh1=---=------ (5)
_ n
X h1
h1 ∑ X
i=1 hli
f
∧ 2 1- h1 2 ∧2 2
v(Y h1)=N -----(S +R S
h1 n yh1 h1 xh1
h1
∧
-2Rh1Syxh1) (6)
n
h1
其中f =---,(当f <2%时,1-f 可忽略) (7)
h1 Nh1 h1 h1
n
2 1 h1 _ 2
S =----- ∑ (y -y ) (8)
yh1 n -1i=1 hli h1
h1
n
2 1 h1 _ 2
S =----- ∑ (X -X ) (9)
xh1 n -1i=1 hli h1
h1
n
1 h1 _ _
Syxh1=------∑ (y -y )(X -X )
n -1i=1 hli h1 hli h1
h1
(10)
------
∧ / ∧
s(y h1)=√ V(Yh1) (11)
5.3.4 地区层Yh的估计及其精度估计
∧ m ∧
Yh= ∑ Yh1 (12)
l=1
∧ m ∧
v(Yh)= ∑ v(Yh1) (13)
l=1
-----
∧ / ∧
s(Yh)=√ v(Yh) (14)
5.3.5 全省Y的估计及其精度估计
∧ L ∧
Y= ∑ Yh (15)
h=1
∧ L ∧
v(Y)= ∑ v(Yh) (16)
h=1
----
∧ / ∧
s(Y)=√ v(Y) (17)
5.4 报告期指标的推算
5.4.1 全部运输拖拉机运输量推算
5.3中的推总资料为已纳入运输管理拖拉机的运输量,要推算全部拖拉机运输量需利用未纳入运输管理拖拉机所占的比重数。设h地区1子层未纳入运输管理
∧
拖拉机所占的比重数为Ch1,则h地区l子层总运输量估计数Yh10为:
∧ ∧
Yh10=Yh1(1+Ch1)
地区、省的总体指标分别为子层、地区指标之和。
5.4.2 报告期指标的推算
报告期内并非每月都搞抽样调查时,用调查月资料推算报告期指标需结合波动系数,波动系数的求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为:求往年相同指标的波动系数,公式为:
某指标往年调查月份数
波动系数D=1÷------------
相同指标往年未调查月份数
未调查月份指标值=D×调查月份指标值
报告期指标值=调查月份指标值+未调查月份指标值
各地区利用波动系数推算报告期指标,省对地区资料汇总。
5.5 软件
本方案对应的样本抽取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配有微机上运行的软件(附使用说明书)。
说明
以下附录根据山东省交通厅拖拉机运输抽样调查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整理而成,供各省参考。各省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调查员手册和调查表;但调查表中有关运行情况内容不得少于本附录调查表中的相应内容。
附录一: 抽样调查工作程序
第一步,按地区层建拖拉机抽样框。将“运输用拖拉机分类登记表”(表式见附录三附表1)发至管理台帐所在的县(或乡)运(交)管所(站),由其对应整理台帐。
例1:山东省日照市根据含如下项目的台帐整理出该市的抽样框:
<font size=+1>
1.车主单位或车主姓名 2.车籍所在地
3.经济性质 4.拖拉机型号
5.牌照号 6.标记吨位
7.营运日期 8.经营许可证号
9.单车营运证号码 10.从业人员
</font>
整理出的子层2(即吨位:1≤X<2)的抽样框如附表1所示。
第二步,样本量分配。依“比例分配法”或“最优分配法”先计算确定“地区层”的样本量,而后确定“吨位层”样本量(并按方案对“吨位层”最低样本量要求作适当调整,详见方案)。
第三步,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方法,确定样本拖拉机。
简单随机抽样步骤如下:
1)从1到N的N个整数中等概率地产生n个不同的随机数。
2)n个随机数对应编号的拖拉机即为样本。
等距抽样步骤如下:
1)计算抽样距离K
每“吨位层”拖拉机总体数
K=--------------
该层分配到的样本量
2)在1~K之间产生一随机数r,序号r对应的拖拉机为第一个样本拖拉机,然后每间隔抽样距离K抽取一个样本,直至抽足样本量。
对于抽中拖拉机,在表附注栏作标记(为说明两种方法抽中的样本不同,用▲表示简单随机抽样抽中的拖拉机,△表示等距抽样抽中的拖拉机),然后把样本拖拉机分县整入“样本拖拉机登记台帐”(表式见附录三附表2)。
第四步,对样本拖拉机编码,安排调查时间。地区把按县整理的样本登记台帐中的各个样本统一编码,并于划分样本组后确定各个样本调查日期(如例1,填写附表2的第1、2、6栏)。
第五步,县(乡)抽样调查机构,根据拖拉机管理台帐填写样本登记台帐中的第3、4、5栏,然后依此台帐样本逐个填写调查表有关栏目后发给调查员实施调查。
第六步,调查未纳入管理拖拉机占全部拖拉机的比例。省在其所辖各地区分别设一拖拉机运输典型调查点(如在县、乡公路交叉口),每报告期统一在各调查点检查一天内几个时间段(如7-10点、15-18点、20-23点)内过往拖拉机情况,对每一拖拉机的属性以附录三附表5的形式作好记录,调查结束后整理出附录三附表6。
第七步,调查资料的审核上报。调查员在规定时间内将调查表上报至县一级;县级调查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将调查表上报地区;地区调查机构逐表审核无误后,将“微机输入表”部分装订成册(发函调查方式回收调查表后需由县级整理并填写“微机输入表”),数据录入后,在规定时间内将软盘上报省。同时还应上报各吨位层拖拉机总体数、典型调查数据和报告期各月份有关统计指标的波动参数。求波动参数的公式为:
D=与分母同口径年份的报告期拖拉机有关指标数/往年调查月份拖拉机有关指标数
第八步,省汇总处理调查资料,并将抽样调查推算指标审核后编制各项报表,然后上报交通部,抄送同级政府统计部门,并反馈给各地区。
附录二: 调查人员手册
一、调查员须知
1.调查员直接承担样本拖拉机的访问调查任务,其工作态度、责任心和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因此,要求调查员在工作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入细致的作风,并能熟练掌握调查表的填写方法。
2.调查员在执行访问调查工作时,应热情耐心地向被调查者宣传和说明我们开展这项调查的目的。即统计社会运输量计划执行情况,加强和改进运输管理,为制定公路建设规划提供必要的资料。以消除被调查者的疑虑,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以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3.调查员要根据当地运输的实际,选择恰当时间访问样本拖拉机业主(户),若一次未能访到,则须在规定时间段内,再作追踪调查。对于确因过户或报废而造成“失踪”的样本拖拉机,应及时报告县级以上抽样调查机构备案并停止追访。但不允许用相近样本拖拉机替代。
4.为避免业主(户)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调查员应注意不要使样本业主(户)见到访户调查的调查表,也不要询问运输收入情况。
二、调查表及填报说明
(一)访户调查方式的调查表(参见表式附表3)
(二)发函调查的调查表(参见表式附表3.1)
(三)调查表填报要求
1.每个样本拖拉机每月用一份调查表。调查机构填写该表的有关部分后,发给调查员。调查员持表访问业主(户)并如实填写表内有关栏目,经核实无误后返回单位,并计算填写周转量栏、累计栏和运输收入,然后登入“样本微机输入表”。
2.填报人必须认真负责,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书写要端正、清晰。阿拉伯数字一律用正体字,不得用草体和艺术体。
3.对各项指标的小数位的取舍
运输量、燃料消耗保留一位小数,以后四舍五入;拖拉机标记吨位如实填写;其他指标取整数,小数位四舍五入。
4.各项指标都必须填写,不留空白。实际数字为零或无需填写的,视指标项类型分别填写数字“0”或“-”。
5.指标及计算
货运量是指在调查日期内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其计算单位为:吨。以货票记载的货物实际重量为计算依据。每运送一吨即计算一吨货运量。
货物周转量是指在调查日期内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分别乘其运送里程的综合数。货物运送里程,应以货票上记载的起运和卸货地点的距离为计算依据。其计算单位为:吨公里。
货物周转量=∑(每批货物吨数×运输里程)
重车行程又称重车公里。是指车辆在总行程中载有货物的行驶里程。
空车行程又称空车公里。是指车辆在总行程中空车行驶的里程。
空车行程=总行程-重车行程
运输收入的估算
运输收入=当地的平均运价×周转量
当地的平均运价指调查员掌握的当地实际平均每一吨公里收取的运费。
月度燃料消耗指一个月的实际燃料消耗的数量。计算单位:公斤。
公斤与公升换算系数取
1升柴油=0.86公斤
1升汽油=0.79公斤
附录三: 各种表式
运输拖拉机分类登记表 附表1
1993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