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三: 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本标准共分六大部份,共1000分,其中:
一、办馆条件 295分
二、基础业条建设 240分
三、读者服务工作 255分
四、业务研究、辅导工作与协作协调 70分
五、管理 120分
六、提高指标 20分
--------------------------------------
| 标号 | 项 目 | 标准与因素 | 分值 | 备 注 |
|----|-------|-------|----|----------|
| 1 |办馆条件 | | 295| |
|----|-------|-------|----|----------|
| 11 |设施 | | 140| |
|----|-------|-------|----|----------|
| | | 3000↑ | 50|1.不含宿舍面积。 |
| | | 2500↑ | 40|2.符号“↑”表示 |
| 111|馆舍建筑面积 | 1500↑ | 30|以上 |
| |(平方米) | 1000↑ | 20|符号“↓”表示以下 |
| | | 800↑ | 10|均含所表示内容的起 |
| | | | |点值(以下同)。 |
|----|-------|-------|----|----------|
| | | 200↑ | 20| |
| 112|阅览座席(个)| 150↑ | 16|不含报告厅、会议室 |
| | | 100↑ | 12|及增加的临时性座 |
| | | 80↑ | 8|位。 |
|----|-------|-------|----|----------|
| | | 60↑ | 10| |
| 113|少儿阅览座席 | 50↑ | 8|有独立建制少年儿童 |
| |(个) | 40↑ | 6|图书馆的此项不查, |
| | | 20↑ | 4|同样给10分。 |
|----|-------|-------|----|----------|
| | | 4000↑ | 20|指书架(包括书柜) |
| 114|书 架| 3000↑ | 16|每层(不含书架顶部 |
| | (米) | 2000↑ | 12|遮尘板)累计计算的 |
| | | 1000↑ | 8|长度,两面放书每层 |
| | | | |按两个长度计算。 |
|----|-------|-------|----|----------|
| | |每种(或每套)| |指图书馆工作所需要 |
| | |设备价值(元)| |的电子计算机、汽 |
| | | 40000↑| 12|车、电脑打字机、声 |
| | | 20000↑| 10|像、音响、复印机、 |
| 115|设 备 | 10000↑| 8|打字机、防盗设备 |
| | | 5000↑ | 6|等。 |
| | | 2000↑ | 4|总分不得超过40分。|
| | | 1000↑ | 2| |
|----|-------|-------|----|----------|
| 12 |藏 书 | | 30| |
|------------------------------------|
| | | 15↑ | 30| |
| 121|总藏量(万册)| 12↑ | 25|含报刊合订本、手稿 |
| | | 10↑ | 20|及其他视听文献资 |
| | | 8↑ | 15|料。 |
| | | 6↑ | 10| |
| | | 4↑ | 5| |
|----|-------|-------|----|----------|
| 13 |经费 | | 70| |
|----|-------|-------|----|----------|
| | | 18↑ | 30|指国家财政每年拨给 |
| 131|总经费 | 12↑ | 20|的正常事业费,不包 |
| |(万元) | 8↑ | 16|括预算外收入、基建 |
| | | 6↑ | 12|费、临时专项拨款, |
| | | 4↑ | 8|但追加的购书费应列 |
| | | | |入正常事业费中。 |
|----|-------|-------|----|----------|
| 132|购书经费单列 | | 10|指在财政拨款中标明 |
| | | | |购书费数额。 |
|----|-------|-------|----|----------|
| | | 35↑ | 30| |
| | | 30↑ | 25| |
| 133|购书经费/总支| 25↑ | 20| |
| |出(%) | 20↑ | 15| |
| | | 15↑ | 10| |
|----|-------|-------|----|----------|
| 14 |人员 | | 55| |
|----|-------|-------|----|----------|
| | | | |听取汇报,审查材 |
| 141|职工教育、岗位| |0-10|料,检查实施效果后 |
| |培训实施情况 | | |评分。 |
|----|-------|-------|----|----------|
| | | | 30↑ | 10| |
| |学历结| 大专| 25↑ | 8| |
| |构某学| 以上| 20↑ | 6| |
| 142|历人数| | 15↑ | 4| |
| |/职工|---|-------|----|----------|
| |人数 |中专、| 90↑ | 10| |
| |(%)|高中以| 80↑ | 8| |
| | |以上 | 70↑ | 4| |
|----|-------|-------|----|----------|
| | |中级以上 初级| 15| |
| | |3个↑40%↑| 12| |
| 143| 职称结构 |2个↑40%↑| 8| |
| | |1个↑40%↑| | |
|----|-------|-------|----|----------|
| | |具有大专以上学| | |
| 144|馆长(含副馆 |历或中级以上专| 6| |
| |长) |业职务; | |有一位馆长具备条件 |
| | |受过系统图书馆| |即可得分。 |
| | |学专业培训 | 4| |
|------------------------------------|
| 2 |基础业务建设 | | 240| |
|----|-------|-------|----|----------|
| 21 |藏书建设 | | 105| |
|----|-------|-------|----|----------|
| | | 6000↑ | 40| |
| | | 5000↑ | 35|包括从出版、发行 |
| | | 4000↑ | 30|邮政等部门购进的已 |
| 211|年增新书(册)| 3000↑ | 25|装订成合订本的期 |
| | | 2000↑ | 20|刊、报纸。 |
| | | 1500↑ | 15| |
| | | 1000↑ | 10| |
|----|-------|-------|----|----------|
| | | 700↑ | 30| |
| | | 600↑ | 25| |
| 212|订报刊种数(种| 500↑ | 20| |
| |/年) | 400↑ | 15| |
| | | 300↑ | 10| |
| | | 200↑ | 5| |
|----|-------|-------|----|----------|
| | |1.有一定经费| 3|逐项累计计分。 |
| | |2.设专架专柜| 3|论述本地政治、经 |
| | |3.专职或兼职| |济、文化、历史、自 |
| 213|地方文献 |人员负责 | 3|然情况的著作,本地 |
| | |4.有专门目录| 3|作者的著作(含非正 |
| | |5.收藏一定数| |式出版物)。 |
| | |量的地方文献 | 3| |
|----|-------|-------|----|----------|
| | | 400↑ | 20| |
| 214|常用工具书收藏| 300↑ | 15| |
| |(种) | 200↑ | 10| |
|----|-------|-------|----|----------|
| 22 |文献标引与著录| | 60| |
|----|-------|-------|----|----------|
| | |图书使用《中国| 5| |
| 221|图书标引著录标|法》标引 | | |
| |准 |依据《普通图书| 5| |
| | |著录规则》著录| | |
|----|-------|-------|----|----------|
| | | 5↓ | 8| |
| 222|标引质量误差率| 4↓ | 12|分类不准、号码写错 |
| |(%) | 3↓ | 16|违反规则均算错。 |
| | | 2↓ | 20| |
|----|-------|-------|----|----------|
| | | 5↓ | 8| |
| 223|著录质量误差率| 4↓ | 12| |
| |(%) | 3↓ | 16| |
| | | 2↓ | 20| |
|----|-------|-------|----|----------|
| | |书标、书袋卡、| | |
| 224|加工整理 |登录号、馆藏章|0-10|规范统一、美观整齐 |
| | |等 | | |
|------------------------------------|
| 23 |目录体系与管理| | 4| |
|----|-------|-------|----|----------|
| | |普通图书应分设| | |
| | |公务、读者目 | | |
| 231|目录设置 |录; |0-20|缺一套目录扣4分 |
| | |读者目录须设分| | |
| | |类和题名目录。| | |
|----|-------|-------|----|----------|
| | | 5↓ | 8| |
| 232|目录组织质量误| 4↓ | 10| |
| |差率(%) | 3↓ | 12| |
| | | 2↓ | 16| |
| | | 1↓ | 20| |
|----|-------|-------|----|----------|
| | |有专人管理、及| | |
| 233|目录管理 |时维护保养、有|0-5 | |
| | |查目辅导 | | |
|----|-------|-------|----|----------|
| 24 |藏书组织与管理| | 30| |
|----|-------|-------|----|----------|
| | |防水、防尘、防| | |
| | |盗、防潮等各种| | |
| 241|藏书保护 |保护措施有效,|0-10| |
| | |破损图书及时修| | |
| | |复。 | | |
|----|-------|-------|----|----------|
| | | | 8.0↓ | 2| |
| | |开 架| 6.5↓ | 4| |
| | |(含半| 5.0↓ | 6| |
| |排架质|开架)| 3.5↓ | 8| |
| 242|量误差| | 2.0↓ | 10|严格按排架号顺序检 |
| |率 |---|-------|----|查。 |
| |(%)| | 2.0↓ | 4| |
| | |闭架 | 1.5↓ | 6| |
| | | | 1.0↓ | 8| |
| | | | 0.5↓ | 10| |
|----|-------|-------|----|----------|
| 3 |读者服务工作 | | 255| |
|----|-------|-------|----|----------|
| 31 |书刊借阅 | | 160| |
|----|-------|-------|----|----------|
| | |预约借书 | 5| |
| | |送书上门 | 5| |
| 311|服务方式 |资料代查 | 5| |
| | |其它 | 5| |
|----|-------|-------|----|----------|
| | | 6↑ | 20|服务窗口名称不拘, |
| 312|馆内服务窗口 | 5↑ | 16|如一室多用又无明显 |
| |(个) | 4↑ | 12|隔离,按一项计分。 |
| | | 3↑ | 8|每个服务窗口周开放 |
| | | | |时间20小时以上, |
| | | | |并有专人负责。 |
|------------------------------------|
| | | 10↑ | 15|指在馆外所设立的读 |
| | | 8↑ | 12|者服务场所,不管是 |
| 313|服务点(个) | 6↑ | 9|固定的、流动的,只 |
| | | 4↑ | 6|要直接为读者提供服 |
| | | 2↑ | 3|务,或由图书馆定点 |
| | | | |定期提供书刊,并负 |
| | | | |责进行业务辅导的, |
| | | | |均为服务点。 |
|----|-------|-------|----|----------|
| | | 10↑ | 25| |
| 314|外借册次 | 8↑ | 20|指办理外借手续离馆 |
| |(万册次) | 6↑ | 15|的书刊册次,包括集 |
| | | 4↑ | 10|体借书等服务方式的 |
| | | 3↑ | 5|外借册次。 |
|----|-------|-------|----|----------|
| | | 15↑ | 25| |
| | | 12↑ | 20|不含到馆参加读者活 |
| 315|内阅人次 | 9↑ | 15|动及参观的人次。 |
| |(万人次) | 6↑ | 10| |
| | | 3↑ | 5| |
|----|-------|-------|----|----------|
| | | 56↑ | 20|每周平均开馆时间 |
| 316|开放时间 | 52↑ | 16|(含部分阅览室的时 |
| |(小时/周) | 48↑ | 12|数)。 |
| | | 46↑ | 8| |
|----|-------|-------|----|----------|
| |开架比例(%)| 50↑ | 25| |
| 317|开架书刊册数/| 40↑ | 20|含半开架书刊,报刊 |
| |总藏书量 | 30↑ | 15|按种计算。 |
| | | 20↑ | 10| |
|----|-------|-------|----|----------|
| | | 600↑ | 10| |
| 318|书刊宣传 | 500↑ | 8|报刊按种计算。 |
| |(种) | 400↑ | 6| |
| | | 300↑ | 4| |
|----|-------|-------|----|----------|
| 32 |读者活动 | | 50| |
|----|-------|-------|----|----------|
| 321|图书馆服务宣传|有计划、有行 | | |
| |周 |动、有总结并取|0-10| |
| | |得成效 | | |
|------------------------------------|
| | |开展红读活动和| | |
| 322|读书活动 |其它形式的读书|0-10| |
| | |活动 | | |
|----|-------|-------|----|----------|
| | | 12↑ | 15| |
| | | 10↑ | 12| |
| 323|读者活动次数 | 8↑ | 10| |
| | | 6↑ | 8| |
| | | 4↑ | 4| |
|----|-------|-------|----|----------|
| | | 4000↑ | 15| |
| 324|读者活动人次 | 3000↑ | 12| |
| |(人次) | 2000↑ | 10| |
| | | 1000↑ | 8| |
|----|-------|-------|----|----------|
| 33 |参考咨询 | | 45| |
|----|-------|-------|----|----------|
| | | 300↑ | 25| |
| | | 250↑ | 20|指解答一般性的咨询 |
| 331|解答咨询(条)| 200↑ | 15|问题并有文字记录。 |
| | | 150↑ | 10| |
| | | 100↑ | 5| |
|----|-------|-------|----|----------|
| | | 20↑ | 20| |
| 332|跟踪服务(项)| 15↑ | 15| |
| | | 10↑ | 10| |
| | | 5↑ | 5| |
|----|-------|-------|----|----------|
| 4 |业务研究、辅导| | 70| |
| |工作与协作协调| | | |
|----|-------|-------|----|----------|
| 41 |辅导工作 | | 40| |
|----|-------|-------|----|----------|
| | | 20↑ | 20| |
| 411|业务辅导(个)| 15↑ | 16|对街道、乡镇图书馆 |
| | | 10↑ | 12|(室)进行业务辅导,|
| | | 5↑ | 8|有固定联系点。 |
|----|-------|-------|----|----------|
| | | 30↑ | 20| |
| 412|业务培训 | 25↑ | 15| |
| |(人次) | 20↑ | 10| |
| | | 15↑ | 5| |
|----|-------|-------|----|----------|
| 42 |协作协调工作 |开展协作工作 |0-10| |
|----|-------|-------|----|----------|
| 43 |业务研究 | | 20| |
|------------------------------------|
| | | 4↑ | 20| |
| 431|专业论文写作 | 3↑ | 15| |
| |(篇) | 2↑ | 10| |
| | | 1↑ | 5| |
|----|-------|-------|----|----------|
| 5 | 管 理 | | 120| |
|----|-------|-------|----|----------|
| | |岗位责任制; | 5| |
| | |各项业务工作制| | |
| | |度(藏书补充细| 5| |
| | |则、文献标引与| | |
| 51 |规章制度建设 |著录细则等);| | |
| | |物资、设备管 | | |
| | |理、安全防火制| 5| |
| | |度; | 5| |
| | |职工考核制度 | | |
|----|-------|-------|----|----------|
| | |环境美观、整 | | |
| 52 |环境管理 |洁;指示标牌规|0-10| |
| | |范、标准;设施| | |
| | |维护良好 | | |
|----|-------|-------|----|----------|
| | |职工考核档案;| 4| |
| | |读者档案; | 4|要求立卷准确、装订 |
| 53 |档案管理 |藏书档案; | 4|整齐、内容齐全,每 |
| | |参考咨询档案;| 4|卷有目录。 |
| | |业务辅导档案;| 4| |
|----|-------|-------|----|----------|
| | |馆藏、读者、借|0-10| |
| 54 |统计工作 |阅、设备等统 | | |
| | |计。 | | |
| | |统计分析 | 5| |
|----|-------|-------|----|----------|
| | | 5↑ | 30| |
| 55 |创收纯收入 | 3↑ | 20| |
| |(万元) | 2↑ | 15| |
| | | 1↑ | 10| |
|----|-------|-------|----|----------|
| | |省、地、县级政| | |
| | |府表彰每次分别| | |
| | |计5分、3分、| | |
| | |1分 | | |
| 56 |表彰、奖励 |国家、省、地业| 25|累计最高为25分。 |
| | |务主管部门表彰| | |
| | |每次计5分、3| | |
| | |分、1分 | | |
|----|-------|-------|----|----------|
| | |主要业务环节实| | |
| 6 |提高指标 |行计算机自动化| 20 | |
| | |管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