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电力建设起重机械有关规定的通知

  动载试验的目的是验证起重机各机构和制动器的功能。
  4.1 最大允许工作幅度起吊相应额定起重量的1.1倍;
  4.2 中间幅度起吊相应额定起重量的1.1倍;
  4.3 相应最大幅度起吊最大额定起重量的1.1倍;
  动载试验使各机构轮流单独运转,并按工作级别规定的循环时间重复起动、运转、正反转制动,总计延续时间不少于1小时。
  在不同时起制动的条件下,作起重和回转、起重和行走联合动作,带载行走时,臂架要与轨道平行。
  如果各部件能完成功能试验,并在随后的目测检查中没有发现机构和结构的构件有损坏,连接处没出现松动或损坏,即认为本试验结果良好。
  六、应力测试
  1.测试工况、载荷及测试项目:见表6.1。
  2.应力测点的布置原则:
  a.应变片应尽量布在最大应力区,即臂架系统的主臂根部、头部、副臂根部的变截面处,对于主臂中部及副臂的中部、头部也应相应布点考察整机的应力状态。
  b.主、副臂的主弦杆的测点应布在弦杆的最大应力区内,即上弦杆可布在圆管的最上面,下弦杆可布在管的上侧或中轴线上(均以臂架组装好后的自然方向为准)。
  c.考虑臂架系统的偏移对主臂根部产生的扭转,应在主臂根部粘贴“Y”型应变花。
  d.腹杆应在管的中部布点。
  e.门架应以回转轴为中心对称布点,以考察整机的稳定性。
  f.温度补偿片应分阴、阳面布置,并考虑高度引起的温差,特别在夏季原则上每隔20米要重新布置。
  3.应力测点编号:
  根据选择好的测试部位和确定的测试点编号,绘制测点分布图,并指明应变片或应变花的粘贴方位。应力测点(不包括补偿点)应不少于50点。
  表6.1 测试工况、载荷及测试项目

┌──┬──┬─────┬──────┬─────────┬──────────┐
│状态│序号│测试工况 │载荷    │测试内容     │测试项目      │
├──┼──┼─────┼──────┼─────────┼──────────┤
│塔 │l  │允许最大 │G额定    │起升、制动三次  │应力,水平、中心们移│
│式 │  │幅度起吊 ├──────┼─────────┼──────────┤
│工 │  │额定起重 │1.25G 额定│高地 100~200mm, │应力,水平、中心偏移│
│况 │  │量    │      │悬停10分钟    │          │
│  │  │     ├──────┼─────────┼──────────┤
│  │  │     │1.1G 额定 │a. 起升、制动三次 │应力        │
│  │  │     │      │b.全角度回转   │          │
│  │  │     │      │c.行走20mm    │          │
│  │  │     │      │d.带载变幅    │          │
│  ├──┼─────┼──────┼─────────┼──────────┤
│  │2  │付臂处于 │1.1G 额定 │a.起升、制动三次 │应力        │
│  │  │中间幅度 │      │b.全角度回转   │          │
│  │  │     │      │c.行走20m    │          │
│  │  │     │      │d.带载变幅    │          │
│  ├──┼─────┼──────┼─────────┼──────────┤
│  │3  │相应最大 │Gmax    │起升、制动三次  │应力,水平、中心偏移│
│  │  │幅度起吊 ├──────┼─────────┼──────────┤
│  │  │最大额定 │1.25Gmax  │高地 100~200mm,│应力,水平、中心偏移│
│  │  │起重量  │      │悬停 10min    │          │
│  │  │     ├──────┼─────────┼──────────┤
│  │  │     │1.1Gmax  │a.起升、制动三次 │应力        │
│  │  │     │      │b.全角度回转   │          │
│  │  │     │      │c.行走20m    │          │
├──┼──┼─────┼──────┼─────────┼──────────┤
│主 │4  │主臂处于 │Gmax    │起升、制动三次  │应力,水平、中心偏移│
│臂 │  │允许最小 ├──────┼─────────┼──────────┤
│工 │  │幅度   │1.25Gmax  │高地100~200mm, │应力,水平、中心偏移│
│况 │  │     │      │悬停10分钟    │          │
│  │  │     ├──────┼─────────┼──────────┤
│  │  │     │1.1Gmax  │a.起升、制动三次 │应力        │
│  │  │     │      │b.全角度回转   │          │
│  │  │     │      │c.行走20m    │          │
└──┴──┴─────┴──────┴─────────┴──────────┘

  4.应力测试注意事项:
  a.为减少导线电阻的影响,应变片建议采用阻值为350Ω,基底种类为胶基的应变片。
  b.贴片处应打磨到要求的光洁度,并用丙酮或酒精擦洗干净。
  c.应变片粘贴时应使用502胶,单向应变片应沿着杆件的轴线方向粘贴。
  d.应变片粘贴完毕,应进行密封处理,建议使用704硅橡胶进行密封。
  e.导线建议使用屏蔽线,若用一般铜芯导线,在布线时应将所有导线拧成一股。但无论使用何种导线,均应确保其阻值大致相等,误差不应大于±5%。
  f.仪器的灵敏系数应根据仪器说明书上给定的公式以及导线的阻值进行校正。
  5.测试程序:
  a.调试仪器,保证仪器可靠接地,用万用表测量接在仪器上测点的阻值,确保仪器上所有的点都能正常工作。
  b.在每个工况测试前,(幅度量好,载荷配齐)应松钩,让吊挂钢丝绳松驰,然后仪器调零,并打印零值。
  c.副臂根部铰接点和副臂头部吊载点水平位移的测量:在做100%、125%静载试验前,应先将经纬仪校好,记录初始值O。吊载离地稳定后进行测量,记录测量值1。卸载后应再测回零值2,并与0对比,若误差超过±1%,应停止试验,查找原因。
  d.中心偏移量的测量(主、副臂头部中心轴线吊载后的水平位移):在主、副臂头部安装水平标尺,吊载前校正经纬仪,吊载稳定后测量中心偏移量,卸载后应进行四零值的测量,并记录存档。
  e.在做125%静载试验时,应进行轨道水平的测量,即吊载时轨道的下沉量和卸载后的反弹量。
  f.在做125%静载试验的应力测试时,应进行回零值的测定,若某些点的应力值已超过130MPa,且回零值与0差值已超过±30μ,应停止试验,并做降载处理。同时记录轨道的水平;主、副臂头部的水平位移、中心偏移的回零情况。
  6.测试数据的处理:
  6.1 载荷应力的计算:
  a.沿轴向粘贴的应变片的应力计算:
  δ载荷=E×(ε1-ε0)
  E:弹性模量,取E=210GPa
  ε1;应变测量值,ε0:零值
  b.应变花的应力计算:
  εA、εB、εC为所测得的应变花的三个方向的应变。
  μ为材料泊松比,取μ=0.3
  最后应按最大正应力理论计算δ载荷。
  6.2 全应力的计算:
  δ全应力=δ载荷十δ自重十δ风载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