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试行)

  2.3.3 分析洪水成因、洪水系列代表性,进行频率计算,提出设计洪水成果,缺乏流量资料时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
  2.3.4 提出多年平均输沙成果。
  2.3.5 提出厂、坝区天然情况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2.4 工程地质
  2.4.1 区域地质
  2.4.1.1 区域地质及稳定性应了解以下内容:
  (1)工程地区内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形成时代、分布范围和岩性岩相特点,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组成物质;
  (2)工程地区区域构造背景,所在大地构造部位和工程区地质构造,区域性活断层的分布,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活动情况;
  2.4.1.2 区域地质调查研究以搜集已有的最新区域地质和老区域地质图及其说明书为主,结合卫、航片解译和一定数量的路线地质调查。
  2.4.1.3 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应按最新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
  2.4.2 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
  2.4.2.1 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初步了解下列内容:
  (1)严重威胁水库成立的大滑坡、潜在的不稳定岸坡、泥石流、大规模浸没和坍岸的分布范围和规模以及库区淤积物的主要来源;
  (2)可溶岩地区的喀斯特发育情况,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河谷和分水岭的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水库严重渗漏的可能性;
  (3)重要矿产和古文化遗址的分布。
  2.4.2.2 对影响工程方案成立的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坍岸和淤积物来源等问题的严重性应作出初步评价。
  2.4.2.3 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可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进行,水库地质条件应反映在区域地质图上。如存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应进行专门的库区工程地质测绘。根据实际需要布置少量勘探工程。
  2.4.3 枢纽工程区工程地质勘测
  2.4.3.1 枢纽工程区勘测应了解下列内容:
  (1)地形地貌、地质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
  (2)两岩及河床覆盖层的厚度、组成成份和成因类型,特别应注意阶地古河道和冰川堆积物的分布;
  坝、闸、厂房建筑在第四纪沉积物上的枢纽工程区,应了解土的层次、厚度、级配和性状,特别注意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粉细砂等的分布和地下水的状态;
  (3)枢纽工程区内的坍滑体、潜在的不稳定岩体的分布和规模;
  (4)泥石流的分布与规模;
  (5)坝区内强透水岩层和可能发生渗漏的地段,岩体透水性和隔水层的大致深度;可溶岩地区喀斯特发育情况、地下水位高程、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的分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