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关于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报告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悉心指导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向长期关心和支持矿产资源工作的各位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几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矿业市场由冷变热,矿产资源开发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多年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现;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过去那种“有水快流”、放任开采的矿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矿产资源储量不足。矿产勘查长期投入不足,公益性地质工作滞后,找矿技术缺乏重大突破。近几年,在主要矿产资源中,有七成以上矿种的探明储量没有增加,有一半左右矿种的探明储量趋于减少。勘查工作相对滞后。石油储采比只有14比1,与世界平均水平40比1相比,差距很大。
  二是矿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0%左右。在资源开采环节,矿山企业“小、散、乱”,矿产资源回收率较低。在冶炼加工环节,生产装备和工艺落后,企业规模不经济,能源资源消耗高。在消费使用环节,用能产品单耗高。
  三是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问题突出。一些矿业权人“圈而不探”,炒作资源,“以采代探”,越界开采;一些地方无证勘查,私挖滥采;一些地方越权审批资源,袒护落后企业,甚至出现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牟取暴利的情况。矿业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知法犯法的现象仍然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屡禁不止。
  四是矿山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煤矿安全事故多发,非煤矿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矿山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全国矿山采空区面积1.35万平方公里。采矿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累计达200多亿吨,废水、废气排放量也很大。
  五是矿业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多年来矿业权可以无偿取得,导致企业不珍惜资源。矿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不利于安全生产、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资源税费政策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历史负担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矿山企业转产困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矿业法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采取综合措施,统筹加以解决。
  三、加强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