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力推进长效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市场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各地工商机关按照健全完善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系的要求,大力推进监管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食品市场主体准入、信用分类监管、市场巡查、质量监测、质量分类监管、不合格食品退市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等监管制度,继续督促食品经营者普遍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质量承诺、协议准入和经营者质量责任等自律制度,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建设、12315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和社会监督机制建设,为确保食品市场消费安全提供了制度机制保障。广东、湖北、福建、河北等地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覆盖面达到85%以上。据统计,在全国食品经销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已建立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质量承诺制度的分别为 213.26万户、198.5万户、204.56万户,与上午同比分别增长了38.51%、44.48%、61.91%;在全国食品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中,已建立协议准入、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质量自检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的分别达到8.09万户、5.21万户、8.16万户和9.75万户。全国工商机关共建设“一会两站”29.1万个,12315进社区率达 63%、进村镇率达48%,共受理消费者食品申诉 63065件,为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
2006年底,总局在各地层层自查和检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集中检查活动,总局周伯华局长及总局领导班子各成员亲自带队,司局分片包干,深入食品市场一线,进行重点检查。通过检查,了解掌握了大量情况,纠正了不少问题,发现了许多宝贵经验,及时指导工作。在全国集中检查的基础上,总局认真贯彻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重要批示和指示,以及全国加强食品药品整治和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于今年初召开了全国工商系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总结了工作,查找了问题,分析了食品安全形势,部署了食品安全工作,并且推广了北京市工商局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和快速反应体系的经验,浙江省工商局在实施开展“万村放心店”工程、构建“三网一体”食品安全网络体系的经验,甘肃省工商局构建从省局到工商所四级贯通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的经验,深圳市工商局构建肉类食品网上监管体系的经验,厦门市工商局构建生鲜食品监管网络体系等经验;各地相互交流借鉴,促进了共同提高,有力地推进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