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王刚同志重要批示精神以建设电子文件中心为突破口
全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文件管理体系
--在全国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07年4月27日)
杨冬权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国家档案局召开的专门研究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我们共同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最近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重要批示。大家学习以后深受鼓舞,再一次真切感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和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进一步明确了当前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做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信心。对王刚同志的重要批示,我们不仅要用来指导这次会议,更要用来指导我们今后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我们一定要在全国档案系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切实贯彻落实,把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好,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文件管理体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
会上,代表们实地考察了江苏常州市、张家港市、江阴市和安徽省、合肥市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情况,听取了天津、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广东、四川、陕西等8个省市档案部门开展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和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并就电子文件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通过学批示、听汇报、看实例,明确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文件管理体系;找到了一种形式,那就是建设电子文件中心;营造了一种气氛,那就是必须尽快地开展行动来确保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推出了一批典型,使大家看到电子文件中心应建成什么样以及应该怎么搞。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达到了加深理解、统一认识、明确方向、坚定信心的目的,对于加快推进全国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和电子文件管理体系建立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王刚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文件管理体系,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做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正如王刚同志在批示中指出的那样,“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电子计算机在党和政府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正成为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真做好电子文件的管理工作,确保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是档案部门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认真完成好这项光荣任务,对于国家信息化建设、国家记忆长久传承、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做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有利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近二十年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等日益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网上审批、电子邮件传输等信息化手段的普遍应用,都为政府效能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人民生活办事便捷提供了新的平台。伴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并逐步成为各项社会实践真实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正在成为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国家档案局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已有将近80%的单位采用了办公自动化或电子政务系统,共已产生各种类型电子文件近2亿件,成为各项工作真实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3年,王刚同志就明确指出:“电子公文的归档与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在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并日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有效施政的一种重要手段,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