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培育一批自主品牌。一是以鲁泰、即发、如意、希努尔、魏桥、亚光、孚日、纽士达、兰雁、东升等纺织服装10大品牌为龙头,支持品牌企业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增加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文化及科技含量,使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和保持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加大品牌经营力度,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不断扩大销售区域和市场覆盖面,搞好售后服务,提高企业信誉和品牌知名度。二是鼓励舒朗、如意、耶莉娅、迪尚等品牌企业抢抓机遇,利用国外知名品牌企业调整重组的机会,积极与国际品牌企业开展合作,引进国际品牌,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三是鼓励新光、岱银、泰丰、亚光、兰雁、即发、莱芜银河、元首等品牌企业“走出去”发展,通过收购、入股和合资经营等形式进行境外投资,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销售公司,创办企业(实业),努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建立销售网络,扩大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国际市场份额。
(五)壮大一批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以青岛市为龙头的半岛服装纺织产业带。以名牌精品服装为龙头,重点发展中高档西装、高级衬衫、女装时装、针织服装及童装,带动新型纤维、面辅料、染整行业发展,培育一批技术装备水平高、竞争力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服装产业群,建设青岛、烟台、威海、淄博、潍坊服装制造业基地,加大力度发展纺织服装创意设计中心,把胶东半岛建成国际化、现代化的纺织服装制造基地。统筹发展中西部地区纺织服装加工和特色纺织产品产业带。加大中西部地区棉纺织产业集群(基地)的培育,以滨州魏桥、宏诚家纺、山东基德、德棉股份、德州华源、如意科技、曲阜锦绣、泰安岱银、泰安华兴、莱芜泰丰、枣庄万泰、枣庄海扬、临沂新光、蒙阴棉纺、聊城冠星、临清华润、定陶艺达、东明明胜纺织等重点棉纺织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紧密纺、气流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同时,配套进行织机改造,大力提升无卷、无接头、无梭和精梳产品的比重,提高整经浆纱设备、高速电子多臂和高速电子提花等配套装备水平。
(六)淘汰落后产能。一是充分利用企业兼并重组机会和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淘汰力度。二是加快淘汰列入国家和我省重点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目录中的纺织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棉纺行业重点淘汰建国前生产的以及所有“1”字头纺织和织造设备,1979年及以前生产的A512型、A513型系列细纱机;毛纺织行业重点淘汰B250型毛精纺机、H212型毛织机等落后设备;印染行业重点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落后型号的平网印花机、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铗拉幅机、短环烘燥定型机及其他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化纤行业重点淘汰间歇小聚酯、R531型酸性老式粘胶纺丝机、湿法氨纶生产工艺。限制使用2万吨/年以下粘胶生产线、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法腈纶和氨纶生产工艺、涤纶长丝锭轴长900mm以下的半自动卷绕装置及间歇法聚合聚酯生产工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