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美国或法国的大规模疫苗、菌苗培养及质控技术。包括疫苗大规模培养技术、菌苗(BCG)大规模培养技术以及培养中的质量控制等。
(6)美国GTF(葡萄糖耐受因子)高产菌株及产业化先进技术。培育高产GTF菌株,形成产能达50吨/年的生产规模,同时引进先进GTF检测技术。
(7)日本大冢公司的头孢菌素关键母核GCLE生产新技术。
4预期效益
未来三年,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生物工程以及重大疾病的诊疗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高质量中药材实现绿色生产,人工合成药物疗效得到显著改善。到2011年,技术引进项目的产值突破60亿元,行业贡献率达到24%左右。
(五)现代农业
1产业现状
近年来,长沙市涌现出了一批生产规模大、带动功能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隆平高科、亚华种业、沐林食品、怡清源茶业等,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主要技术瓶颈
(1)粮食作物种植的产后处理、加工、综合利用技术。
(2)养殖业新品种的培育技术;优质、无污染生产养殖技术;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所需的专用设备、设施和材料技术。
(3)农副产品加工设备、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特殊包装和三废治理技术、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3拟引进重点技术
(1)日本和丹麦的生物酶制剂及其高效转化技术以及美国或德国的加工设备,解决粮食作物加工中淀粉转化率低的问题。
(2)泰国稻谷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碎米综合利用技术和油糠综合利用技术。解决当前稻谷综合利用主要为粗加工,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大的问题。
(3)加拿大环保型种猪。降低饲料中磷的用量,减少猪粪中磷的排放。
(4)日本的环境对应性养猪技术。解决规模猪场粪水量大、处理难度大、费用高等问题。
(5)日本茶叶制品用于空气除臭和杀菌的生产工艺技术。拓宽茶叶的利用范围,增加茶叶行业的经济增长点。
(6)美国FDA农业多残留检测技术、美国FDA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能及时、快速而全面地从源头监控食品安全状况。
4预期效益
未来三年,围绕农业优势引进技术,提高长沙对粮食作物的深加工能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推行绿色养殖技术。到2011年,技术引进项目的产值达到40亿元,行业贡献率达到2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