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一)发挥国酒“茅台”品牌带动作用,促进贵州茅台酒又好又快发展。
2009-2015年,年投资6.5亿元以上,实施年新增2000千升茅台酒技改扩能项目。“十一五”末茅台酒生产能力达到20000千升/年,“十二五”末茅台酒生产能力达到30000千升/年。
在仁怀市、习水县、金沙县、遵义县、桐梓县、正安县、道真县等地规划种植有机糯高粱100万亩、有机小麦70万亩。研究建立白酒与原料价格的协调互动机制和酒税反哺原料基地建设机制。加强原料质量检测,为以茅台酒为主的白酒生产企业提供质量保证的有机原料。
切实加强赤水河流域及茅台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好茅台酒发展环境。加快推进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居民搬迁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研究制定茅台镇周边酿酒小作坊搬迁方案并抓紧实施。整顿和规范仁怀市中小白酒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白酒等违法行为。
(二)实施大曲酱香型白酒技改专项,做大做强大曲酱香白酒产业。
实施大曲酱香白酒技改专项,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现有大曲酱香企业进行扩能技改。重点实施8个项目,总投资30亿元以上,除茅台酒扩能技改外,主要还有:
1.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新增1500千升/年大曲酱香型白酒技改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2009年启动,建设内容为完善酒库、制曲车间,计划2年内完成。
2.贵州金沙窖酒酒业公司10000千升/年优质白酒项目。2009年启动一期工程,新增4000千升/年金沙回沙酒,项目总投资3.5亿元,计划2年内完成。
(三)加大扶持力度,恢复和发展传统名优白酒。
对传统名优白酒品牌企业从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品牌建设等多方面,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扶持帮助。重点实施: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8000千升/年董酒生产线恢复改造项目,贵州青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增10000千升/年白酒扩建工程,贵州万众湄窖酒业有限公司新增1200千升/年湄窖基酒技改项目,上述3个项目计划2年内完成。
实施安酒公司6000千升/年填平补齐技改项目、贵州鸭溪酒业有限公司恢复3000千升/年技改项目、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云峰酒业有限公司1000千升/年白酒扩建项目等一批名优白酒品牌技改项目。
(四)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贵州白酒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加快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建设;实施麸曲酱香白酒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和推广能力等项目,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研发保障体系,帮助企业完善原料处理加工、发酵蒸馏、基酒储存、勾兑调配、产品包装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保障体系,确保白酒产品质量稳定提高。
加强白酒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培养一批国家级白酒评酒员、注册酿酒品酒师、技师等酿酒专业技术人才。
(五)全力打造“贵州白酒”品牌,提升我省白酒整体竞争力。
加大“贵州白酒”宣传力度,逐步树立“贵州白酒”的良好品牌形象,力争把“贵州白酒”整体打造为国内知名品牌。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贵州白酒”的同时,积极组织我省传统名优白酒企业参加全国糖酒交易会,力争每年举办一次贵州白酒博览会,建设一个面向全国的白酒专业批发市场,提升“贵州白酒”整体形象。
大力振兴董酒、习酒、金沙窖酒、鸭溪窖酒、平坝窖酒、湄窖、安酒、珍酒以及青酒、贵州醇、小糊涂仙等一批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较好的名优品牌,努力形成酱香型、董香型(兼香型)、浓香型及其他各种香型白酒共存和高中低档产品并举、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贵州白酒发展格局,提升“贵州白酒”品牌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促进贵州白酒及其关联产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