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今后两年全市农民收入增长情况测算结果表
增量不变 单位:元、%
| 人均纯收入
| 增速
| 增量
|
2008年
| 3503
|
|
|
2009年
| 3948.5
| 12.72
| 445.5
|
2010年
| 4393
| 11.28
| 445.5
|
二、实现农民增收目标测算
(一)工资性收入
农村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为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可能。到2010年全市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将达到30万人,加上农村劳力就近转移,依靠劳务技能的提高和劳务政策性工资的上扬增加收入,预计到2010年,全市农民工资性收入可由2008年的1678元增加到2065元,人均增收387元。
(二)家庭经营性收入
经测算,通过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二三产业,可使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由2008年的1429元增加到2010年的1833元,人均增收404元。
1.第一产业纯收入
2008年农牧业收入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渠道。未来两年,优势特色产业和畜牧业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预计到2010年,第一产业纯收入可由2008年的1138元增加到1426元,全市农民人均可增收288元。
蔬菜:近年来全市蔬菜面积发展较快,今后两年蔬菜面积由2008年的68.6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80万亩,产量由172.3万吨增加到200万吨,总产值达到25亿元,纯收入由8.72亿元增加到10亿元,使蔬菜人均收入由667元提高到781元,全市农民人均可增收114元。
马铃薯:从2008年的48万亩扩大到2010年的60万亩,产量由42.3万吨提高到60万吨,产值达到3.6亿元,纯收入由1.26亿元增加到1.62亿元,马铃薯产业人均收入由96元提高到127元,全市农民人均可增收31元。
瓜果及经济林产业:从2008年的36万亩扩大到2010年的41万亩,产量由26万吨提高到29.5万吨,产值达到3.6亿元。纯收入由1.3亿元增加到1.57亿元,人均收入由99元提高到123元,全市农民人均可增收24元。
优质专用粮食:通过结构调整、推广全膜双垄技术,压夏扩秋、压劣扩优,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啤酒大麦、粮饲兼用玉米和菜用蚕豆,使优质专用粮面积由2008年的70.2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89万亩,产量由24万吨增加到30万吨,专用粮比率达到80%,提高粮食的比较效益,人均纯收入由91元提高到116元,全市农民人均可增收25元。
表3:种植业收入测算表
单位:元、%
指 标
| 2008年
|
| 2010年
|
| 2008年比2010年
|
| 纯收入
| 构成
| 纯收入
| 构成
| 增 量
|
种植业纯收入 | 1083
| 100
| 1292
| 100
| 209
|
其中:优势特色产业 | 953
| 88
| 1147
| 88.8
| 194
|
1.蔬菜 | 667
|
| 781
|
| 114
|
2.马铃薯 | 96
|
| 127
|
| 31
|
3.瓜果 | 99
|
| 123
|
| 24
|
4.优质专用粮 | 91
|
| 116
|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