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进一步落实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专家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针对化工生产企业内外部安全距离不符合设计规范、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措施不符合规定要求、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作业现场主要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等突出的安全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中擅自建设、未批先建、不遵守建设项目许可程序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严把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关,严格许可证的审查发放。加快推进涉及危险工艺化工生产企业的自动化改造进程,提高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
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或者人员密集场所依法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防火分区符合要求,高层建筑管道井、幕墙、风管等部位的防火分隔措施落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防烟、封闭楼梯间符合要求,疏散指示和事故照明符合要求;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运行正常;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消防宣传“三提示”和提示性、警示性、禁止性消防安全标识齐全,疏散和灭火应急预案科学适用并定期组织演练。
建筑施工: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监管,制定和落实房屋建筑和市政、铁路、公路、水利和电力等工程建设预防坍塌、高处坠落、起重机械、消防安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高大桥梁及地下暗挖高边坡等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安全防范措施,以及预防建筑施工涌水、突泥、有害气体中毒、瓦斯爆炸事故等措施。加强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查验和使用管理。
农业机械:加强农机安全源头监管,开展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资质和农机维修网点的检查整顿,对违规开展拖拉机驾驶培训和农机维修、报废回收业务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对在维修网点进行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机械和零配件、私自拼装、改装、加大速比等行为,从严处罚,取缔违法活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行政许可条件建设,严格属地管理,严把农机驾驶人员考试关、农业机械登记关和检验关,全面规范农机安全监理行政许可行为;整合基层农机安全生产宣传资源,建立农机驾驶人员违法记分和安全学习日制度,促进农业机械人员驾驶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意识的增强。
渔业船舶:渔业船舶持船舶检验证、船舶登记证、捕捞许可证(捕捞渔船)方可作业,渔业船舶通信、救生、消防、信号设施设备配备齐全,运行正常;加强蟹笼、渔运等高危作业渔船及老旧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加强渔业船员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渔业船员持证上岗;渔业船舶严格执行各项航行作业规则、规程等。
特种设备:重点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和日常维修保养,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登记建档、检验、检测、安装、租赁、维护、保养和使用,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按规定进行检验(校验),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等的监督检查。
水利:加强重要水利设施和堤防的安全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一般中小水库运行安全管理;开展河道违法采砂突出河段、采砂量较大河段的整治;严格水文测验、水利工程勘测等的安全管理。
铁路:加强旅客列车“三品”(易燃、易爆、危险品)检查,落实站车防火防爆制度。
电力:预防恶劣气候等自然灾害,确保电力设施稳定运行;加强厂网协调,合理调度,保证迎峰度夏稳定供电;电力建设施工防滑坡、防坍塌、防机械设备损坏,保证电力施工安全措施;加强电网主要输变电设施和发电厂主机设备、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及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煤矿:加强煤矿安全基础建设,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进一步强化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坚决打击非法、违法开采行为,严禁煤矿越层越界违法开采;严禁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加大矿井生产系统安全隐患整治,重点是加大矿井通风、瓦斯、粉尘、水害、顶板、机电、运输专项整治力度;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劳动素质,杜绝 “三违”现象;加强煤矿安全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强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水平。
非煤矿山:治理各类违规开采行为,严格按照开采设计(方案)组织生产,提高矿山开采的规范化水平。露天矿山要按设计方案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台阶高度、边坡角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或《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要求;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加强爆破、排土作业等生产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开采技术,继续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
石油天然气企业:积极排查治理井场、油气处理站场、长输管道、油气储库等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安全隐患,落实防范井喷失控、硫化氢中毒以及防火、防爆措施,强化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现场监控。
冶金(有色)企业:建立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安全教育的培训,积极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认真开展重点部位和重要工艺环节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强化现场作业管理,配备必要的监测监控和防护设施,加强煤气、氧气等气体作业以及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加强外来施工作业队伍管理,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烟花爆竹:督促和指导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不断规范日常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和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八项管理制度”,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基础台帐,完善监督检查考核机制;严禁擅自改变生产工艺和工房用途,严禁超药量、超定员、超范围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禁止在非危险生产区进行危险生产作业和在危险等级低的工房进行危险等级高的工序作业;加大氯酸钾专项治理,禁止生产企业违规使用氯酸钾生产,批发企业违规采购含氯酸钾的产品,并对采购产品检测把关;加大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旺季及春节期间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
船舶修造: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与生产现场监督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将外包队纳入企业统一管理,与外包队签订安全协议,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按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其正确穿戴;积极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将外来施工人员纳入培训计划;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全面持证上岗。推动各类船舶生产企业达到国家船舶行业标准(GB/T300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