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原则。重点推动安全科技重要技术发展、关键技术攻关与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相结合;重点解决现实急需的安全科技、安全人才培养与加强前瞻性、战略性技术研究、提高全民素质相结合。
--坚持推进市内与市外政产学研合作相结合原则。大力推进安全(应急)产业、重点企业与市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安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加强我市安全科技与国家、国际层面的合作,建立研发基地。
3. 工作重点
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强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引导推动作用,强化科研单位和企业在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中主力军的作用,加快建立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大财政资金对安全科技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领域的科技含量和工艺、技术、装备的安全技术水平。
(1)搭建安全科技“政、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政”--以市安监局、有关市级部门和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决策监管、协调指导、服务保障的作用,促进各种安全科技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和重大产学研项目的实施,打造全国安全科技服务最优的政府平台。
“产”--以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和有关重点企业为主要载体,建设集安全(应急)产品的研发、制造、交易、培训、演练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产研“知识集群”、现代“服务集群”,打造中国安全科技科研成果转化的产品制造基地。
“学”--以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安全职业技术学院)和有关高校为主要载体,实施 “人才兴安”战略,构建完善的安全工程高等教育、安全技术职业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演示演练等教育培训体系,打造中国西部安全工程人才教育培训高地,加快建设全市安全技术考试考核基地。
“研”--以市安科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中国安科院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和有关安全科技重点科研机构为主要载体,构建安全科研协作体系,实施重大安全科技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示范工程,推广先进适用安全技术,打造中国安全科技研发核心平台。
(2)提升安全科技开发和应用水平
以市安科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和中国安科院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为基础平台,加快安全工程实验室、矿山安全实验室、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建设,联合市内外有关安全生产科研机构,共同构建安全生产科研协作体系。建立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搭建重庆安全科技“政、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更好地开发利用安全科技成果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开发安全、应急科技成果,建设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培育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发展安全产业经济,提升安全装备水平,增强防范事故灾难能力。到2012年,将重庆建成中国安全科技研发核心平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产业制造基地。
(3)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重点实施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和瓦斯抽采系统安全技术、露天矿中深孔爆破技术、客运汽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全监控系统、防恶劣气象灾害专项技术、化工危险工艺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技术、重大危险源远传和连续监测报警装置、液化气体和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紧急切断装置等安全技术改造和相关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4)加快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建设
全面实施“金安”工程建设,建立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三级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市到区县(自治县)和部分重点企业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专网;加快中央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主要业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煤矿、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高危行业领域的特种作业人员和道路交通营运驾驶人的安全信用信息评价系统建设,到2010年,建成覆盖主要高危行业领域作业人员的安全信用信息监控系统。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重大危险源监管水平和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到2011年,建设完成全市重大危险源指标数据监管与应急救援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