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5)充分发挥安全专家和中介组织的智力支持作用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安全生产专家组、中介组织和有关协会学会的智力支持作用,推动安全专家全面融入安全生产工作,为政府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吸引、聚集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安全生产专业技术人才,努力形成一批有凝聚力、有活力的科研创新团队。做大做强安全评价机构,大力推进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建设,建设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的中介服务机构。到2012年,培育一支由安全技术专家、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组成的6000人的安全技术职业队伍。探索“小政府、大中介、专家担纲”安全管理新模式,强化政府监管主体、夯实企业责任主体、激活中介(专家)服务主体,形成“各尽所能、各扬其长、普遍关心、广泛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以中小企业和事故多发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行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的“托管”工作,通过安全专家和安全中介组织的专业技术力量,为企业提供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使安全监管模式从传统被动应付型向现代主动计划型管理转变,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绩效。
  (6)构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体系
  推进安全基础教育工程,在中小学校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程,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火防爆、防触电、防中毒和各类事故自救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安全工程高等学历教育力度,到2012年达到安全工程在校生4000人的教学规模。创办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发展有关高校的安全技术职业教育,到2012年达到安全技术及相关专业在校生2万人教学规模;在高危行业企业推广实行“变招工为招生”,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组建安全技术实训基地,实施安全技术培训集约化模式,加强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7)加大安全科技投资融资力度
  建立完善安全科技投资融资的体制机制,加大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投融资支持,加快提升安全科技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科技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建立财政资金购买公共安全技术服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对安全科技的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三)加大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投入
  制定出台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经济政策,把安全生产重点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投资计划。各级政府要加大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将应由政府承担的建设项目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优先保障安全生产重点项目建设。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强企业安全主体意识和投入意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保证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结合“平安重庆”和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制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建设内容、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落实项目单位负责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要建立健全各级由安全监管、煤矿监察、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重点项目实施协调小组,定期协调沟通,解决项目建设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二)科学规划
  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作为《重庆市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设计城乡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的整体构架、标准体系、发展方向、重点项目和战略布局,把安全生产重点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投资计划。按照《重庆市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技术支撑、信息、教育培训、宣传文化、应急救援、投融资、安全科技产业等八大支撑体系步伐,建成完善的安全生产支撑体系,为全市安全发展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的支撑保障。
  (三)严格考核
  建立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有效的督促检查机制和跟踪督办制度,定期对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考核评价。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工作作为“平安重庆”建设和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各区县(自治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